馬斯克又把雷達請回來了:但沒裝在特斯拉車外
員工都能先裁再請回來,雷達當然也可以。
馬哥的回旋鏢永遠在路上:
雷達重新上車特斯拉了。
并且請回雷達的原因,還和FSD有關系。
但是這顆雷達,不在車頂,也不在車底,而是在車里。
特斯拉請回雷達
專注跟蹤特斯拉動態的黑客“綠神”green,近日在社交平臺爆料,他通過逆編譯破解了特斯拉的軟件更新數據,指出特斯拉將移除座位占用傳感器。
轉而使用艙內攝像頭或艙內雷達來實現其原有功能,并表示后者可能性更大。
因為早在2021年4月,特斯拉就獲準安裝車內雷達。
由4個發射器和3個接收天線組成,信號可穿透柔軟的材料,并區分兒童和座椅上的物體,甚至可以監測呼吸、心率等視覺無法捕捉的信息。
不過特斯拉這次上車,主要考慮的是用來檢測車輛發動時,主駕是否有人。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態,或許是太相信FSD,北美有車主此前用作弊裝置,欺騙車輛系統,讓車子開動時誤認為有人在主駕,實現“無人駕駛”。
修復這個bug,同時也能優化另一個問題:
此前有車主反饋,座椅傳感器過于靈敏,自己稍微晃動一下,就會被誤檢為無人,然后車子就減速停車了。
現在用座艙雷達,能避免該問題,幫相關車主省點錢——有博主稱修一次需要花35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54萬元)。
智能車的興起,也正在加速座艙雷達上車。
解析座艙雷達
座艙雷達主要應用于車內活體檢測、乘駕人員狀態監測以及入侵檢測。
比如車內遺忘兒童或寵物,有座艙雷達檢測到,就能通過系統發出警報。
同時還可以和DMS(駕駛員監控系統)結合,在視覺維度之外,提供生命體征信息,更全面地分析駕駛員的狀態,特別是在未來實現L3級自動駕駛時。
目前座艙雷達主要存在兩大技術規范之爭:
毫米波和UWB。
毫米波有以下頻段:
24GHz,2022年已廢止,新車不得再使用
77GHz和79GHz,供車外專用。座艙雷達頻段應規避該頻段,否則會造成無線信道沖撞。
60GHz,特斯拉的座艙雷達方案就是57-64GHz頻段。
車載UWB雷達則主要應用6-8GHz頻段,目前在全球主要地區都屬于合規頻段。
從成本上來看,UWB雷達比毫米波雷達便宜的多,不過穿透力和分辨率不如毫米波雷達。
不過雖然調侃馬斯克回旋鏢,但特斯拉這次座艙內應用雷達,可能也會再次引領行業風氣之先。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