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花1500萬 救急了一家激光雷達公司
正在裁員的特斯拉,也在花“馬斯克認為不該花”的錢。
第一季度,特斯拉“偷偷”向激光雷達巨頭供應商Luminar,采購了價值超2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17萬元)的貨。
特斯拉的大手一揮,直接成了Luminar第一季度最大的客戶,甚至還小小地拯救了這家處境非常艱難的激光雷達廠商。
作為激光雷達頭部玩家,Luminar已在美股上市,市值一度高達30多億美元,但如今其市值已縮水80%,最近還被迫裁員降本轉型。
而在此之前,馬斯克對激光雷達的態度那叫一個嫌棄,他曾把激光雷達比作人身上長得沒用的闌尾,而且“用激光雷達的都是傻子”。
如今的馬斯克,也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了。。
喜提榜一
根據激光雷達供應商Luminar Technologies第一季度財報,特斯拉喜提公司第一季度激光雷達傳感器最大客戶。
Luminar 把這個消息特地寫在自己財報的特別信息摘要里。
今年第一季度,Luminar收入為2100萬美元,而光特斯拉自己就給這家公司2100萬美元的總收入貢獻了10%以上。
也就是說,特斯拉在第一季度里至少購買了價值210萬美元以上的激光雷達。
不過即便是有特斯拉這個頭號客戶,其收入也比上個季度環比下降了5%。
Luminar將這一季度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歸結為“對非汽車客戶的傳感器銷售額下降”,但這一下滑被特斯拉的大量買入抵消了。
第一季度Luminar虧損了1046萬美元,如果沒有特斯拉頂著,預計虧損的更多。
其實早在兩年前,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馬斯克就考慮過與Luminar合作,作為兩家公司之間協議的一部分,Luminar將激光雷達傳感器出售給特斯拉,并要求不得向外透露信息。
之所以是保密的,大家應該都知道,因為馬斯克從生理上就非常排斥激光雷達。
2019年特斯拉的“Autonomy Day”上,馬斯克直接公開向激光雷達開炮,稱激光雷達就像是人身上長了一堆闌尾,是傻子的玩意,任何人用激光雷達都注定失敗。
特斯拉的前AI負責人安德烈·卡帕蒂也曾談到,激光雷達“給人一種錯誤的進步感,最終會成為拐杖。”
2021年3月,馬斯克在一條推文中表示,特斯拉將轉向“純視覺”的方式。兩個月后,特斯拉宣布,從當月開始交付的所有Model 3和Model Y汽車將用特斯拉的純視覺系統取代雷達傳感器,也就是取消了原先的毫米波雷達。
2022年2月,特斯拉再次宣布,從2月中旬開始生產的所有Model S和Model X,也將只配置純視覺系統,不再使用任何雷達來執行其功能。一口氣移除了所有雷達,完全依靠Tesla Vision輔助駕駛方案。
即便如今新推出的Model 3煥新版上也沒有出現任何雷達傳感器,就連此前被曝出特斯拉購入的新4D毫米波雷達也沒搭載。
如今特斯拉采購激光雷達的操作還不知是出于何種考量,即便是Luminar也沒搞懂特斯拉買這么多激光雷達傳感器要干什么。
Luminar首席財務官Tom Fennimore在周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向我們訂購激光雷達,但我想說的是,這不是經常性的,而是斷斷續續的。他們到底在做什么,我們只能猜測。”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也曾流傳過特斯拉車頂裝有激光雷達傳感器的照片,當時人們都在猜測是特斯拉在測試FSD。
但特斯拉隨后就否認了其可能將激光雷達用作自動駕駛系統的一部分的猜測,稱“我們定期對照其他傳感器測試自己的技術,以校準我們的攝像頭、聲納和雷達系統。”
不過從時間窗口看,特斯拉購買激光雷達的時機,和特斯拉預計在8月8日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倒是有些重合。
不能完全靠特斯拉
盡管一季度特斯拉成為了Luminar最大客戶,但Luminar的日子還是不太好過。
5月3日,Luminar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奧斯汀·拉塞爾(Austin Russell)發布了全員公告,宣布公司將裁員20%,并將生產轉為外包,公司開始全面轉型。
拉塞爾表示,Luminar走到今天,來到了關鍵時期,一方面是公司的技術、產品、工業化和商業化等核心業務達到了全新階段,但同時公司在資本市場也遇到了一些挑戰。
拉塞爾所指的在資本市場的挑戰,并非空穴來風,隨著自動駕駛在資本市場遇冷,作為配套產業的激光雷達市場也陡然生變,加之一直以來關于自動駕駛是否需要激光雷達爭論也不休。
就Luminar來說,2020年公司上市之前估值就達到了34億美元,如今潮水退去,Luminar的市值僅剩7.35億美元。
于是,拉塞爾在公告中表示,Luminar的業務將轉向輕資產模式,將更多工業化的生產外包給現有的合作伙伴。
拉塞爾還給出了生產轉為外包后對Luminar的好處,首先是可以加快下一代產品上市,同時大幅降低公司生產和運營成本,從而提高盈利能力,并使得與車企之間的合作更靈活。
不過官方并未公布具體將會把生產轉給哪些合作方,僅表示會在幾周內公布更多細節。
除此之外,Luminar還將進行裁員,裁員比例為全職員工的20%,這意味著大約會有140人失業。拉塞爾稱,這些員工中有很多已經陪伴了公司多年,做出這個決定非常艱難。
此外,Luminar還會采取其他一些措施繼續降本,比如部分組織結構實行扁平化管理、更新戰略股權計劃以提高財務靈活性。
這能為Luminar節省多少錢?
官方稱,預計未來五年內將節省超過4億美元的成本,算下來平均每年節省開支8000萬美元。
在公告的最后,拉塞爾稱,作為公司的領導者,做出這些決定非常不容易,但為了Luminar可以在未來10年繼續保持成功,這些決定雖然很難但是必要的。
Luminar是誰?
2012年,17歲的拉塞爾從只讀了一個學期的斯坦福大學退學,靠一筆10萬美元(約63W人民幣)的獎學金,創辦了Luminar,研發汽車的傳感器,開始了他的激光雷達自動駕駛之路。
創業五年后,激光雷達行業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迎來了春天。2017年4月,Luminar宣布完成36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公司也開始壯大到了400人,成為一家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獲得3600萬美元的融資后,Luminar在第二年發布了新產品:一款120度視角的激光雷達,并把關鍵部件的成本降到了3美元。而彼時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正處于無休止缺貨和比汽車價格更貴的尷尬境地。
就在Luminar和整個激光雷達行業躊躇滿志之時,反對聲音出現了。特斯拉CEO馬斯克首當其沖的不看好激光雷達技術。馬斯克在2019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這(激光雷達)蠢得要命,又貴又沒必要”。
不過拉塞爾卻認為“攝像頭和其他系統很適合輔助駕駛,但如果是自動駕駛,就需要高性能的激光雷達。”
2020年,拉塞爾帶領Luminar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夜之間成為億萬富翁。
2022年,搭載了Luminar 1550mm激光雷達的飛凡R7正式上市,同時代表了Luminar 1550mm激光雷達正式進入量產時代。據悉,該激光雷達可以實現最遠超過500m的探測距離,即便在反射率小于10%的條件下也可以達到250米的探測距離。
Luminar中國區負責人陳鈺博士表示,Luminar已經和全球50多家車企與商業合作伙伴建立聯系,包括極星汽車、豐田、戴姆勒卡車、日產、梅賽德斯-奔馳、Mobileye等。
沃爾沃則早在2018年就找到Luminar達成了合作協議,還通過風投基金對Luminar進行了投資。此外,沃爾沃全新電動旗艦SUV車型——EX90也用上了Luminar所提供的激光雷達。
雖然這些年Luminar收獲了不少訂單,和多數頭部車企都達成了合作,但一直到去年,公司的核心業務激光雷達才成為了其主要收入來源。
Luminar在2023年入賬6970萬美元,凈虧損5.713億美元,相較于2022年(入賬4070萬美元,凈虧損4.459億美元)虧得更多。
與此同時,截至去年末,Luminar賬上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只有1.41億美元。
也就是說過去數年間,Luminar的收支一直都勉勉強強,不太健康,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產品的量產進度。
接下來,Luminar發展的關鍵或正是系在了沃爾沃EX90的SOP上,拉塞爾在公告中稱上個月Luminar正式在全球范圍內實現SOP,第一個生產型號就是沃爾沃EX90。
Luminar預計在今年Q2其傳感器銷售將帶動收入大幅增加,根據預期SOP,季度收入可能會達到3000萬美金,以及預測1.4億美元的年營收。
除了沃爾沃EX90的交付,Luminar還把希望放在了其他合作伙伴,比如梅賽德斯-奔馳,以及墨西哥的工廠上。
據悉,Luminar位于墨西哥的工廠將提前啟動并運行,在今年第二季度晚些時候開業。而墨西哥工廠正是負責生產沃爾沃EX90上所使用的傳感器。Luminar的墨西哥工廠每年可生產25萬個傳感器,后期產能或可提升到50萬。
成本低了,馬斯克也要用
自動駕駛技術自發展就岔開分為兩股流派,一種是純視覺方案派,代表就是特斯拉;另一種就是激光雷達派,代表就是國內一眾廠商。但兩條路線之間的爭論可以說一直不斷,選哪一種方案更好,一直是一個爭議的話題。
在這場爭論里,馬斯克曾是堅定的激光雷達技術反對派,也曾經不止一次公開抨擊過激光雷達,堅稱只有視覺算法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但如今“自動駕駛需重感知”的觀點在行業內悄然彌漫開,以視覺為主,感知為輔的自動駕駛方案開始成為諸多車企大佬手中的香餑餑。
激光雷達作為高階智駕的必備傳感器,也逐漸成為國內越來越多車企智駕方案的共識。
雖然現階段,激光雷達相較于純視覺有著很大的優勢,但問題是激光雷達的成本長期處在相對較高的位置,這也是馬斯克一直詬病激光雷達的原因。
但從如今特斯拉大量采購激光雷達的操作來看,馬斯克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一個簡單粗暴的原因是,激光雷達成本的大幅度減低。
從國內來看,兩個龍頭企業速騰聚創和禾賽,占據各自的細分市場,成本已經打下來了。
以速騰聚創為例,其用于ADAS應用的產品平均單價從2022年的4300元降至2023年的3200元。
在今年4月15日,速騰聚創發布了新一代中長距激光雷達MX。在新品發布會現場,速騰聚創CEO邱純潮表示,“MX將以低于200美金(約合人民幣1447.78元)的成本作為基礎實現第一個項目的量產,并盡快將價格鎖定到1000元左右。”
激光雷達成本的降低也開始反映到國內的車型上,今年以來,理想L7/8 ADPro版、智己L6/L7、極氪001等新發布的熱門車型都標配了激光雷達,車型價格區間已然下探到20-30萬元價格帶。
不難看出,當一款產品在好用的前提下,開始變得更加便宜后,傻子才會做其他的選擇,馬斯克也不例外。
再就是,從實際應用來看,激光雷達確實能解決一些純視覺解決不了的事,比如夜晚光照低的情況下,或者逆光和炫光的環境,純視覺都有天然的劣勢,這時激光雷達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而且,就目前的純視覺技術水平而言,一些高端電動車,短時間內還是不想丟掉激光雷達。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