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歐盟再妥協!封閉的iPad生態向開放邁進
在前段時間,蘋果已經按照歐盟的DMA法規,為歐盟地區的iPhone解除了應用側載和第三方瀏覽器引擎的限制,允許當地的用戶使用第三方應用商店和第三方原生瀏覽器。
包括iPhone15系列全面更換USB-C接口也與歐盟的規定有一定關系,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蘋果讓然在繼續讓步。
同步iOS與iPadOS規定
5月2日,蘋果發布開發者公告,宣布今年秋季晚些時候將最近iOS對于歐盟App的更改引入iPadOS。
這也就意味著,歐盟地區的iPad用戶能夠安裝第三方應用市場、從第三方應用市場下載應用,支持第三方瀏覽器引擎,Safari中出現要求用戶選擇默認瀏覽器的新提示,并且允許用戶從開發人員的網站下載應用程序。
與iOS一樣,歐盟委員會周一宣布將iPadOS同樣指定為“看門人”,蘋果公司有六個月的時間對iPadOS進行調整以符合其規定,若違反DMA法規可能會致其被處以最高相當于全球年收入10%的罰款。
蘋果表示,一旦這些更改向歐盟用戶公開發布,CTF核心技術費也將適用于通過AppStore、網絡渠道分發、其他市場下載的iPadOS應用。
在12個月內同時在iOS和iPadOS上安裝同一App的用戶,每年只會為該App生成一次首次安裝。
CTF核心技術費調整
關于蘋果的CTF核心技術費也有一些潛移默化的調整。蘋果在歐盟地區開放第三方應用市場,允許開發者通過第三方替代商店或網頁提供應用安裝,不過相關應用依然受到CTF蘋果核心技術費的限制。
如果一款應用年安裝量超過百萬次,開發者需要就下載量超出部分向蘋果公司繳納0.5歐元(約3.885元人民幣)一次下載量的費用。
相關問題引起了不少開發者批判,此類“按下載量收費”的做法違背了“歐盟初衷”,而且無法保證惡意競爭者“刷友商應用下載量”問題。
而近日蘋果公司悄悄更新了授權費政策,允許沒有任何收入的開發者“無需繳納授權費”。
蘋果公司表示,如果開發者沒有任何收入(即使:只分發免費應用/應用內不含內購也不能通過技巧繞過蘋果公司支付門檻),則不需要向蘋果公司繳納CTF核心技術費。
此條件旨在讓學生、業余愛好者和其他非商業開發人員也能更好的開發流行的應用程序,但開發者必須每年都需經過審核確保他們處于“非商業狀態”。
而對于年收入低于1000萬歐元的“初創公司”,蘋果公司現對此類開發者制定了三年扶持流程。
在開發者和開發商同意蘋果新的AppStore政策的情況下,如果應用程序或游戲突然爆火并超過百萬安裝量,蘋果公司將就開發商規模決定是否收取核心技術費。
寫在最后
歐盟的幾番操作下來,小編在蘋果的操作系統中也嗅到了一絲開放的氣息。
對于消費者而言,應用側載的開放將帶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我們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應用和瀏覽器引擎。同時,這也將促進應用市場的競爭和創新,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應用和服務。
這樣的開放究竟是僅針對歐盟地區,還是會逐漸拓展到全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