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0到4000:我選出了三臺適合入手的手機
事情是這樣的,前陣子咱們不是做了一個選題,跟大家伙聊了下最近這批中端機,為什么我一臺都不推薦你們買),結果沒想到原來很多朋友也是這樣的想法,果然帥氣的人眼光都一樣~
后來我尋思著咱也不能光說不推薦的手機,總得說幾個值得購買的機型供大家參考吧?于是就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不過在開始之前先補充一點哈 —— 由于購機是很主觀的事情,再加上每個人用機需求不同,所以接下來介紹的手機,只是給大家伙做個參考,具體需求具體分析,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OK,多的咱也不推薦,我只針對 1K-2K、2K-3K、3K-4K 這三個價位段,跟大家介紹三臺手機,要是你對續航啥的沒特別高的要求,比如不是非要超大電池的那種,那么在我看來它們還是挺值考慮的。
不賣關子,這三臺手機分別是 ——
沒啥熱度的紅米 K70E:
勝似旗艦的一加 Ace 3:
還有改頭換面的 iQOO 12:
先來說說紅米 K70E 這臺手機吧。
這機子剛發布就沒啥熱度,因為它的風頭全被兩位大哥紅米 K70 和 K70 Pro 給搶了,一個是 1.5K 屏幕、塑料中框,而另外兩臺都是 2K 屏、金屬中框,再加上它芯片又低了一檔,沒存在感也正常。
然而郭德綱有句話說得好,“ 不是我優秀,全靠同行襯托 ”。
最近這陣子相信大家伙也都看到了,又有一批中端機發布,這些新機咋說呢?它們綜合配置跟紅米 K70E 其實沒差多少,但是價格卻貴了不少,相較之下,已經經過幾輪降價的 K70E 就顯得有點香了。
你看啊,紅米 K70E 在各大平臺百億補貼,12GB+256GB 價格在 1500 左右,頂配 16GB+1TB 也就兩千出頭:
然而最近這批新機,比如紅米 Turbo3 還有一加 Ace 3v,它們 12GB+256GB 版本就要 1999,其中一加甚至沒有提供 1TB 的選項,最高只有 512GB,而紅米 Turbo3 1TB 版本卻比 K70E 貴了將近七百。
你說要是手機配置更高,價格貴點我也能接受,然而實際情況卻是……
紅米 K70E 玻璃后蓋比 Turbo3 塑料機身質感更好、它搭載的 5500mAh 電池比 Turbo3 的 5000mAh 容量更大,而且兩者都是 1.5K 屏幕,都支持 90W 快充和狂暴引擎,甚至 K70E 還多一顆微距鏡頭。
它倆最大區別就在于芯片不一樣,紅米 K70E 用的是天璣 8300-Ultra,而 Turbo3 則是驍龍 8s Gen3,前者跑分比后者低了十幾萬分,反饋到實際游戲體驗上差不多就是幾幀的差距,也不是不能接受。
當然除了性價比,我看好這臺手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次聯發科非常良心,它對天璣 8300-Ultra 這顆芯片也做了 AI 上的優化,讓它最高能夠運行 100 億參數大模型,足以落地很多 AI 功能。
像是實時字幕,會議記錄,生成摘要、快捷創作文本、 AI 寫真,還有文生圖等等這些小米旗艦有的 AI 功能,這臺手機同樣支持,要知道這可是很多驍龍 8 Gen2 手機都沒有的待遇~
只不過,考慮到目前市面上搭載天璣 8300( Ultra )的手機就沒幾款,廠商有一定概率不會對搭載這款芯片的手機很上心,系統更新可能沒有其他熱門機型來得勤快,這點需要我們提前做好心里預期。
總之如果給紅米 K70E 定幾個關鍵詞,我愿稱之為 —— 盧偉冰在紅米最后的誠意之作、1TB 性價比神機、2024 真正的中端焊門員,一句話,如果你只有兩千預算,確實可以考慮下這臺機子。
OK, 前面說完紅米 K70E,接下來讓我們再來說說 2K-3K 價位的一加 Ace 3。
說實話啊,一加 Ace 3 是同價位所有次旗艦里,我最喜歡的一臺手機,因為除了拍照不如旗艦,它在其他方面非常水桶,不管是看上去還是用起來,都是妥妥的旗艦水準,盡管它不是旗艦,但勝似旗艦。
首先驍龍 8 Gen2、LPDDR5X 和 UFS 4.0 鐵三角組合,這手機性能肯定夠用;其次金屬磨砂中框搭配玻璃后蓋,整機質感也在線;它還搭載的全局亮度能到 1600nit 的 1.5K LTPO 屏幕,顯示效果也可以。
其他諸如 5500mAh 電池、100W 快充、Wi-Fi 7、NFC、X 軸線性馬達、獨顯芯片、紅外遙控還有立體聲雙揚聲器一加 Ace 3 也是該有的都有。
而且你敢信它用的還是超薄屏下指紋,指紋識別位置非常合理,不像短焦指紋那么靠下,堪稱同檔唯一,如果真要挑毛病,那就是它雖然支持雨水觸控,但不支持 IP68 防水,還有它是曲面屏不是直屏。
有些小伙伴可能會覺得它的后置鏡頭模組有點丑,看上去像馬桶蓋,嗨,這就完全看個人喜好了,我倒是覺得這個鏡頭設計還挺精致,索尼 IMX890 主攝拍照雖然不比上旗艦,但在次旗艦里也算還行。
當然光聊這臺次旗艦本身,各位可能感覺不出它有多水桶,就這么說吧,跟它同檔位的其他次旗艦,雖然它們的產品力同樣很頂,但是如果真要細看的話,其實很容易就能挑出比較影響使用體驗的硬傷。
比如紅米 K70 雖然是 2K 屏,但它的電池容量只有 5000mAh,續航差點意思;使用 vivo X100 同款主攝和影像算法的 iQOO Neo 9,雖然拍照更好,120W 快充充電更快,但屏幕和質感稍微差點意思。
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是我肯定選擇各方面更均衡的一加 Ace3,目前這臺手機 12GB+256GB 價格在 2200 左右,16GB+1TB 頂配還不到 3000,那些不喜歡拿手機拍照的小伙伴不妨可以考慮下。
至于為啥我會在 3K-4K 價位推薦 iQOO 12,主要還是因為 iQOO 今年真的可以說是改頭換面。
最直觀的就是外觀,iQOO 12 攝像頭模組一改之前的「云階」設計,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萬里舷窗」,這讓手機看上去精致了不少;還有它這次不僅主打性能,甚至還卷起了影像,搭載了潛望鏡頭。
好家伙,原本號稱電競手機的 iQOO,竟然也破天荒開始卷影像了,就問這你受得了么?
目前手機市場,搭載潛望鏡頭而且還是直屏的主流旗艦,除了 iPhone 15 Pro Max、華為 Pura 70 系列、三星 S24 Ultra,也就只剩下 iQOO 12,所以如果你就是要一臺拍照不錯的直屏手機,就只能在這幾臺手機當中挑。
我相信啊,咱們既然都把預算提高到了三四千價位,那肯定對拍照有所要求的,不然大可直接購買那些次旗艦,其實說真的,本來我更中意小米 14,可惜啊,小米沒給它上潛望長焦,多少有點遺憾。
當然 iQOO 這次也沒忘本。
就實際游戲體驗來說,在搭載驍龍 8 Gen3 的這批標準版旗艦里,iQOO 12 的性能釋放相當可以,自研電競芯片帶來的硬件級超分超幀功能,相比起那些單純靠軟件實現的超分超幀,體驗也會上不少。
目前 iQOO 12 12GB+256GB 版本售價在 3300 左右,頂配版則是 16GB+1TB 頂配版則是 4100 出頭,算不上有多香,基本所有標準版旗艦都在這個價格區間,是否要選這手機,就看你對直屏執念有多深~
OK,以上就是三臺手機的基本情況了,還是那句話,具體需求具體分析,我的看法代表不了所有人,剩下的,就讓我們一起交給評論區的各位熱心朋友~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