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體臭被指全球最重!難道是中國人更講衛生嗎
2023年,新聞社區Reddit根據“體臭”相關的帖子,票選出了體味最嚴重的20個國家。
其中,印度被認為是體臭最嚴重的,10個人里就有8個是有難聞體味的。
這是一種什么味道呢?
有人解釋:“類似酸蘿卜的酸臭味,而且是那種長時間發酵、腐爛的蘿卜味道。”
體味這么重,難道是不講衛生的緣故嗎?
一位長期居住在美國的印度人則反駁道:
“這絕對不是個人衛生的問題,我覺得中國很多人的衛生習慣還不如我們呢。印度人之所以味道重,一是天生有體味,還有就是飲食中香料多,其次才是衛生問題。”
最后這位網友還強調:“我認為印度人的體味還不是最重的,歐洲有很多人自帶的狐臭才是最致命的!”
確實,縱觀全球,體臭非常普遍,至少在80%以上,而且具有非常顯著的地域特征。
例如,有人覺得歐洲國家體味大多是酸臭味,俄羅斯也有類似的氣味;而有的人則覺得法國人和非洲人身上的氣味更猛烈,和平常接觸的駱駝味道更接近。
像韓國、中國和日本這樣的東亞國家,身上幾乎沒有任何難聞體味,狐臭比例非常小!
為什么不同人的體味完全不同,又為什么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呢?
狐臭,臭的是什么成分?
大自然中,每一種生物都是有體味的。
動物有動物的味道,它們散發出來的強烈體味(信息素是其一),是用來求偶、標記領地,以及嚇退捕食者。
人,也有自己的體味,而且每個人的體味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人臭,有的人聞不到,有的聞起來甚至是香的。
人體含有三種汗腺,小汗腺、大汗腺和皮脂腺。
大汗腺,主要集中在腋窩、腹股溝和生殖隱私部位,我們常說的體臭主要來自于大汗腺,而腋下是重災區,于是就有了狐臭的說法,一種類似于狐貍身上的氣味。
狐臭,臭的是什么成分呢?
2024年3月21日,《通訊化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重點研究:為什么青少年這么臭,而嬰兒這么好聞?
經檢測,發現嬰兒汗液中含有一種類似紫羅蘭的氣味分子,而青少年汗液檢測出高濃度的酸性物質,以及2種具有特殊氣味的天然類固醇。
狐臭的臭,主要來自多種揮發性質的脂肪酸和硫醇,以及一些自帶氣味的類固醇。
有狐臭的人,腋下大汗腺分泌旺盛,會分泌出一種乳狀“汗液”。
這種汗液原本是沒有氣味的,但經過腋下細菌的發酵(主要是葡萄球菌),乳狀汗液中脂質和蛋白質成分,會被分解成多種自帶氣味的物質。
“山羊”氣味的3-甲基-2-己烯酸,“小茴香”氣味的3-羥基-3-甲基己酸,腐爛洋蔥氣味的硫醇3M3SH,還有......
各種物質混合,才造就了不友好的狐臭。
由于每個人身上的共生細菌都不一樣,因此狐臭也是“各有千秋”,聞起來都是不一樣的。
為什么中國人幾乎沒有體臭?
中國人幾乎沒有體臭,其實就是因為大汗腺沒有那么發達,幾乎不會分泌出乳狀汗液,細菌分解后就不會產生臭臭的氣味分子。
科學上,研究團隊也作了全球統計,發現:
全世界,韓國體臭的概率最低,只有5%,其次是中國,不到10%,日本大約是20%。
其中,體臭最普遍的是非洲裔美國人,幾乎是100%有體臭,其次就是非洲人和拉丁美洲人,概率均高達90%以上。
2009年,刊登在《皮膚病學研究》的論文表明,這種地域差異,主要是遺傳基因ABCC11突變導致的。
在東亞地區,80-95%的人含有突變的ABCC11基因,在非洲,這里的人正好相反,幾乎所有人都含有正常表達的ABCC11基因。
這種基因如何決定有沒有體臭呢?
假設體臭的成分是a,a由b通過細菌分解產生,而b,身體產生后,是通過轉運蛋白c轉運到體表的。
突變的ABCC11基因主要作用有2點,一是控制轉運蛋白c,b不能正常分泌到體表;二是減少b的合成,減少種類或者含量。
簡單來說,像我們大部分人都有突變的ABCC11基因。有了這個基因,體內合成體臭前體b的種類和數量,都比擁有正常功能性ABCC11基因的人少,因此體味也更清更淡!
科學家還表示,這種基因突變是后期才有的,以前所有人都有體臭,后來人類開始從炎熱地帶遷移到相對寒冷的區域。為了適應這種氣候,慢慢的ABCC11基因才發生了突變。
最后
如果按照體臭基因來排序,那么全世界最容易體臭的應該是非洲那邊的。
然而,網絡上投票結果則表明,體臭排名卻是:印度>黑皮膚>拉丁美洲>白皮膚>亞洲。
這也說明一點,體臭的原因有很多,先天因素只是其中一部分,飲食、衛生、生活環境等因素也是很重要的。
腋窩汗液分泌旺盛,及時處理,保持干爽和清潔,體味也會淡很多。
反之,一個不怎么出汗的人,要是天天咖喱大蒜不斷,還不講究衛生,這種氣味不會比所謂的狐臭要好!
注:以上觀點只針對“體味”,沒有歧視任何人的意思!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