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認錯 能挽回退訂的MEGA車主嗎
3月21日,李想發布全員信,復盤MEGA的失敗,稱錯誤的把理想MEGA的從0到1階段(商業驗證期),當成了從1到10階段(高速發展期)進行經營。
從上至下過于關注銷量和競爭,讓欲望超越了價值,對于欲望的追求,“讓我們變成了自己討厭的人。”
最終還給出了解決方案,稱會耐心地把理想MEGA按照從0到1的節奏去經營,聚焦核心的用戶群體,聚焦高端純電消費能力強的城市。同時,降低銷量的預期和欲望,回歸健康的增長。
時至今日,距MEGA發布已經過去了20天,很多人都在期待反轉。但理想僅公布了一次數據:3月11日開啟交付后,首個完整交付周交付量破千。
這個成績顯然有些單薄,在理想內部,MEGA是要撐起50萬以上銷量王的產品,但上市后還沒等發戰報,就傳來退訂量破萬的消息。
在二手交易平臺,也有大批用戶轉讓起MEGA訂單。
我們和這些退訂或者打算退訂的用戶聊了聊,這些人不乏有李想本人的擁躉,甚至買過不止一臺理想車,對于MEGA的處境也表示同情。但喜歡一旦用真金白銀兌換,就需要仔細衡量了。
尤其是這款車還處于風口浪尖, 權衡利弊后,他們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不在乎輿論,但內飾和價格很難無腦沖”
理想MEGA是董偉看中的第一臺純電車,之前他一直開的都是油車。
和理想官宣的大家庭用車理念不同,他是3口之家,雖然平時用這么大的車有點浪費,但還是被MEGA“一家人舒適出行”的產品理念吸引了。
在他看來,這幾年理想品牌發展得相當不錯,理想L系列增程的路線非常討巧,既能加油也能充電,而且配置也很豐富。
之所以選擇MEGA,是因為家附近就有充電樁,產品力和配置也沒有明顯的短板。
退訂原因不是因為網上沸沸揚揚關于MEGA外形的討論,因為真想買這輛車的人不會在乎靈車、棺材這種流言蜚語。
“再說了,互聯網不就是這個風氣嗎?”
在董偉看來,只要有一個人在網上開始黑它,后續就有好幾波人跟風拉踩,之前蔚來、小鵬等品牌被黑得也很慘,“要是因為這個,什么產品也不用賣了。”
和網上的輿論相比,董偉更在乎實際體驗,他去線下試駕的時候,體驗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實車和發布會上講得有些出入,比如發布會上宣傳二排有七系空間,三排有五系空間,他認為并沒有實現。
而且董偉認為MEGA這車價格有些貴,加上購置稅落地要60萬左右,如果這輛車價格在五十萬左右的話還可以接受,再加上MEGA的內飾和L系列差距也不大,接下來,他大概率會選擇L9。
選擇理想的車,還是認可理想CEO李想這個人,董偉稱,李想是個營銷天才,他線上線下的發言都很容易讓人上頭,什么抄襲跳樓啊、光明反擊黑暗啊、不做達斯·維達啊……不少人腦子一熱,就會為理想沖動消費。
目前來看,理想MEGA算是失敗了,因為MEGA的“內飾和售價很難讓上頭的用戶無腦沖”,遠遠比不上之前其他產品火爆。
純電MPV第一槍就啞火,對李想來說絕對不是好事。雖然理想品牌口碑和銷量一直很不錯,但他說“理想MEGA會成為50萬元以上市場銷量第一”這事,董偉認為基本不可能實現了。
“大部分退訂的人都在觀望,等降價”
王升是理想的老用戶,2020年入手理想ONE之后,就不再考慮其他品牌,成了理想的忠實粉絲。
因為家里還有充電樁,他已經5年沒開過燃油車了,“感覺開油車像開拖拉機”。
剛提理想ONE時,拋開操控,王升感覺理想ONE就是開過最好開的車,舒適又輕快。之前他還買過BBA和特斯拉,但他們的舒適程度都比不上理想。
2022年,在理想ONE停產前,王升轉手了,兩年時間虧了6萬塊錢,他認為還是比較保值的。
“2023年11月份盲訂了MEGA,因為家里平常是7口人生活,空間大和超快充的賣點倒也非常符合自己的需求。”
當時他以為年底就能提到車,還把理想L8賣了打算換MEGA,本想著過年期間開著MEGA帶家人自駕游,讓全家能玩得舒服點,但年前并沒有等到,最終要到24年3月才能交車。
雖然價格是比預期高點,但是也能接受,王升選擇退訂主要還是對首發權益不滿意,他認為后面MEGA可能會降價。
況且現在家里還有一輛特斯拉Model S和蔚來ET5,也不是太剛需,“我想等下半年有優惠了再提”。
至于網上MEGA被吐槽像靈車,王升認為對自己沒有任何影響,因為極氪009剛上市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說法,只不過聲音沒這么大而已。
在他看來,理想的車,只要開過基本都喜歡。比如產品力基本沒什么槽點,軟硬件全標配不選配,在二手市場也更加保值,“還有就是少SKU,減少糾結,產能高效,不用等那么長時間提車。”
在實際體驗過程中,王升同樣認可MEGA的產品力,認為比之前體驗過的任何MPV感覺都好,空間、舒適度、功能都很強,就是內飾和L系列沒什么區別。
當時去門店試駕時,店里排隊試駕的人很多,在他看來,現在大部分退訂MEGA的人,應該都是觀望降價的。
“這次MEGA大定不及預期,是因為大家對MEGA的期望太高了,理想也沒有把控好定價。”
目前汽車市場價格戰非常洶涌,王升稱這個價格和別的品牌相比,沒有太大誠意,對首批車主也不夠照顧,而且現在還有一批不相信理想能解決純電焦慮的增程粉,MEGA很難一炮而紅。
不過在王升看來,理想會走出陰霾,因為還有很多牌可以打。比如說推出低配車型、變相降價或者搞個幾萬補貼,提升銷量也不是不可能,再加上首批車主的體驗傳播、理想服務區超充站鋪設更多后,銷量大概率會上來。
“現在很多人還是忽略了MEGA的產品力,認為它和其他電車沒有區別,但是我認為后面差異化會變得更加明顯。未來MEGA月銷量沖到8000輛以上沒啥問題,后期還是有能成為50萬元以上市場銷量第一的機會。”
“內飾調整,價格調低,肯定能賣爆”
柳南是六口之家,和網上抨擊外觀不同,他反而第一眼就喜歡上了MEGA的外形,去試駕的時候,也感覺特別安靜,駕駛體驗很好。
發布會現場,柳南直接盲訂,如今已經轉成了大定,但問題還是在于價格,“價格太高了,要是能在現在價格的基礎上便宜個五到八萬,那就是必選。”
配置方面,MEGA不具備的后輪轉向功能,比它便宜快20萬的小鵬X9都有,柳南認為,現在超充站也沒有那么普及,這個配置想做到50萬以上市場銷量第一,還是很有難度的。
如果到四月份,柳南的訂單還沒退掉,就退不了了,現在他很著急轉出去,只不過目前咨詢轉訂的人也不多。
和柳南一樣,程東也是非常喜歡MEGA這個外形,當時下訂沒有一點猶豫。
3月1號發布會后,他去試駕,發現實車的內飾和60萬的價格(含購置稅)差距有點大,因為外觀,他對MEGA這輛車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突然看到MEGA的內飾只是L系列的套娃,就很難接受這個落差。
還有一件事比較膈應,2023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理想工程師回答關于A柱鋼材受力的問題時稱,兩片加起來3000兆帕,程東在試駕的時候,銷售的話術就變成了1+1不等于3000,那肯定也超過1500兆帕,“這就讓人感到很無語。”
還有就是MEGA的內飾比較素,在程東看來,作為60萬的MPV,就算再怎么主打家用,如此素的內飾和酷炫的外形也不匹配。
他去小鵬、極氪看MPV的時候,發現店內新增了很多客戶,有不少是從理想MEGA那邊過來的。
當然,程東認為,理想這個品牌在新勢力中還是很優秀的,2020年開始關注理想品牌,當時覺得理想ONE的所有配置都優于市場上的油車和當時的電車。
當時打算換車時,因為喜歡硬派陽剛的造型,本來打算換一輛路虎,但是看到理想ONE就心動了,還特意跑門店去看了兩次,再加上當時價格合理,就直接入手了理想ONE。
“對于MEGA來說,只有調整價格或者升級內飾,才能把銷量提上去。按照現有的配置,MEGA要是能和L9同一個價位,一定能賣到爆。”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