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日本核污水將于下月抵達我國海域 最先到浙江
來源:快科技 編輯:非小米 時間:2024-03-19 18:18人閱讀
快科技3月19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日本自2023年8月24日起正式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去年累計共排放約2.3萬噸。
而經過大半年的洋流運動,日本核廢水也即將影響到我國海域。
今日上午,一則“有研究模擬日本核污水排海擴散過程:240天到達中國沿海,1200天后覆蓋北太平洋”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
該研究來自清華大學的團隊,早在2021年,清華大學就污水排放做了核廢水在太平洋擴散機理的實驗。
據清華大學團隊模擬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結果顯示,核污水將在240天后到達我國沿海。
路徑上看,日本核污水預估將于2024年4月20日到達浙江,4月25日到達上海,并一路北上蔓延至山東、遼寧等沿海省份。
據悉,中國此前一直是日本水產品最大的進口國,但由于日本福島周邊海域連續檢測出放射性物質銫超標的海產品,中國海關總署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對于日本核污水排海對人體帶來的健康影響,目前還無法準確評估,但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可能帶來的潛在健康風險,卻是切實存在的。
此外,日本今年年初就已宣布,2024年會繼續向海洋排核廢水,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計劃在2024財年內,分七次向海洋排放共計約54600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
據悉,因為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大地震,福島核電站被摧毀,為了冷卻核電機組而引入海水冷卻,從而產生了大量核廢水。
這些核廢水被特制的容器保存起來,10多年來,已累計有137萬噸之多,日本政府決定分批次排入海洋,有業內人士預估,排放周期可達30年之久。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