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完小米14 Ultra:我覺得 能打敗它的 只有小米15 Ultra
該說不說小米動作是真快,自從去年十月份發布小米澎湃 OS,宣布集團戰略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以來,短短幾個月就把人車家生態做起來了,下載又給我們帶來了好幾款新品。
不過意料之中,這場發布會的絕對主角還是小米 14 Ultra。
我不清楚有多少人在等這臺手機。
不瞞各位,在今年即將推出的一眾超大杯影像旗艦里,我個人最期待的就是小米 14 Ultra,原因無他,全因為小米 13 Ultra 給人留下的印象實在太過深刻。
當其他旗艦普遍還是三攝的時候,小米 13 Ultra 直接用上了四攝,除了 1 英寸超大底,還有雙長焦,真正做到了焦段覆蓋和畫質我全都要,搭配德味十足的徠卡影調,拿它拍照是真的頂!
只不過像它這樣在影像上瘋狂堆料的代價就是 —— 機身厚度和重量是真壓不住,握持手感只能說一般,以至于我對它 “ 既愛又恨 ”,手機買了又賣,賣了又買,最后還是被它的拍照所折服。
如果說小米 13 Ultra 是一臺為了極致影像而在手感上有所取舍的影像旗艦。
那么這次的小米 14 Ultra,在我看來就是一臺兼顧極致影像和日常使用的全能旗艦,它在設計,影像還有體驗上都迎來了大幅升級,未來能夠打敗小米 14 Ultra 的,很可能只有下一代 Ultra。
為啥這么說呢?首先你們也都看到了,相比上一代,小米 14 Ultra 變了但又沒完全變。
這臺手機背面依舊采用居中圓形相機模組,只不過現在鏡頭 Deco 多了金屬外圈和巴黎鉚釘裝飾,使得它看上去會更精致些,然而一旦給手機戴上殼,它看起來就跟 13 Ultra 基本沒啥區別。
當然如果把它側過來看,你會發現它的背面,竟然做平了!!!
之前小米 13 Ultra 手感差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它上半部分素皮有隆起,再加上它有點頭重腳輕,導致我拿它的時候食指經常無處安放,放鏡頭邊上總擔心手機拿不穩,放鏡頭上又很沾指紋。
小米 14 Ultra 做平之后,素皮與中框平滑過渡銜接,邊框棱角變少,拿在手上確實舒服不少。
另外它的鏡頭模組雖然變更凸,但是由于機身重心剛好落在中間,頭重腳輕的感覺也減輕了很多。
就這么說吧,這臺手機的握持手感雖然談不上爽,但在一眾影像旗艦當中屬于挑不出毛病的那檔,我感覺我的愛又回來了。
而且小米 14 Ultra 跟 14 Pro 一樣,這次也是用上了全等深微曲屏,屏幕正面觀感沒得說,不僅顏值吊打一眾曲面屏,還不用擔心畫面畸變和誤觸,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 旦用難回。
有一說一,作為一名小米 13 Ultra 用戶,本來我尋思著這臺手機拍照這么強,茍個四五年再換機問題不大,但是在摸到小米 14 Ultra 真機之后,我腦子里就只剩一個想法 —— 我要換機!
如果說這會兒我對換機這件事情還在糾結的話,那么在體驗過小米 14 Ultra 的拍照之后,我是一點猶豫都沒有了。
小米 14 Ultra 跟 13 Ultra 主攝雖然都是 1 英寸底,但是它從索尼 IMX989 升級成了 LYT900,傳感器叫啥名字不重要,區別就在于前者是 40nm,而后者是 22nm,制程工藝更先進,功耗更低。
實際上這兩款傳感器都支持硬件級的 HDR,壓根用不著算法多幀合成,僅憑一幀就能獲得寬容度不錯的照片。
只不過因為 IMX989 功耗太高,導致很多廠商都不敢給自家手機開放這功能,而在換成 LYT900 后就沒這顧慮,我發現小米 14 Ultra 的抓拍成功率比 13 Ultra 高出不少,基本上一拍一個準。
當然 LYT900 小米能用其他手機也能用,所以嚴格來說算不上是多大的優勢,很多人看到另外三顆攝像頭使用的還是 IMX858,可能會覺得小米在擠牙膏,小米 14 Ultra 在影像上提升不會很大。
但別忘了,小米還有徠卡。
小米 14 Ultra 搭載了全新的徠卡 Summilux 光學鏡頭系統,這次小米認真打磨了手機上的四顆后置攝像頭,使得它們的光學素質上了一個臺階,而且我敢說這樣豪華的四攝陣容你絕對沒見過。
先來說說主攝,小米 14 Ultra 上的這顆主攝支持光圈在 f/1.63-f4.0 之間無級切換,這就有點牛掰了啊,在目前搭載 1 英寸傳感器的一眾影像旗艦里,有且只有這一臺手機支持無級可變光圈。
可變光圈帶來的好處不必多說。
平時我拿其他 1 英寸手機拍文檔或者吃的,都不敢用 1X 焦段拍,寧可舉遠點用 2X 或者 3X,不然拍出來的照片只有中間清楚四周全是虛的,而有可變光圈就不存在這問題,把光圈調小就行。
而在拍夜景或者人像的時候,把光圈放大,鏡頭進光量上來后,不僅可以提高快門速度獲得更好的抓拍,還能提升虛化效果,主打一個多場景適用。
也正是因為有可變光圈,小米直接給主攝上了最大 f/1.63 的光圈,進光量是 iPhone 15 Pro Max 的兩倍,新大底+大光圈,在所有搭載 1 英寸傳感器的手機里就屬小米 14 Ultra 的光圈最大。
而且除了主攝之外,小米還一視同仁,給超廣角和長焦也用上了大光圈,而且這四顆攝像頭都有抗眩光鍍膜,其中兩顆長焦還支持微距,一個字:豪。
要說以前我們在用長焦的時候,但凡遇到光線不足的情況,手機就會傾向優先調用主攝裁切而不是長焦,這就導致照片畫質會肉眼可見的下降,有了大光圈,14 Ultra 調用長焦一點都不慫。
而且手機四顆鏡頭提供的 12mm、23mm、46mm、75mm、120mm 五個默認焦段,幾乎覆蓋了日常絕大多數拍攝場景,不管拍近還是拍遠、白天還是晚上、掃街還是人像,都能輕松拿捏。
總之我用下來就一句話:“ 看到啥想拍的你只管按快門,剩下的交給小米 14 Ultra ”。
還有,拿到這臺手機后,我一直在拍照,然后我發現一個現象,這手機不管我怎么按快門好像都不會卡?
然后我就做了個測試,連續按快門,結果發現這手機竟然可以連著拍一百多張人像照片!
關鍵是它不僅全程沒掉速,每張照片還都經過全規格的算法處理,這體驗,別說其他安卓手機,連 iPhone 也做不到。
后來才知道,原來這次小米整了個絕活,推出了全球首個 AI 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Xiaomi AISP」。
它能讓手機的 CPU、GPU甚至 NPU 都能充當相機算力,而不是只靠 ISP 來處理數據。算力上來之后,現在相機也可以調用 AI 大模型。
好家伙,別家手機廠商這會兒都在給智能語音助手加入 AI 大模型,而小米則是把各種 AI 大模型塞進了相機里,知道這個當時我就震驚了好吧!
計算攝影搭配 AI 大模型,帶來的效果確實不賴,現在我們用小米 14 Ultra 潛望長焦拍出來的照片就支持 AI 端側大模型,即使 50 倍以上變焦拍出來的照片效果依舊可以。
另外看過發布會的小伙伴應該知道,這次小米還找來張藝謀擔任影像首席顧問,在小米 14 Ultra 帶來了兩個新功能,分別是「大師人像」和「大師開拍」,我也是著重體驗了下這兩功能。
我發現用「大師人像」拍出來的人像照片,對美顏的使用極其克制,畫面遵循了自然的光影,包括它的虛化效果也是漸進式的虛化,這種接近真實,但又有點好看的畫面表達,讓照片更有層次感。
而用「大師開拍」模式拍的視頻,它跟普通模式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擁有更高動態范圍和更細膩的影調,基本上只要掌握好運鏡,不用怎么后期就能獲得一段氛圍感不錯的視頻,果然很大師。
當然普通模式下,小米 14 Ultra 的視頻能力同樣很頂。
比如它這次也是率先支持上了 4K 60fps 模式下的全焦段變焦,除此之外主攝還支持錄制 4K 120fps 的視頻,包括它的前置攝像頭錄像規格也從上一代的 1080P 30fps 升級到了 4K 60fps。
總之就拍照來說,新 1 英寸大底、無級可變光圈、全鏡頭全系大光圈、雙長焦雙微距,人像、算法還有視頻能力全面進階。
我在這里說一句小米 14 Ultra 是新一代的影像旗艦,各位應該沒啥意見吧?
當然我前面也說了,這次的小米 14 Ultra,不只是一臺影像旗艦,它還是一臺兼顧日常使用的全能旗艦,全能也就意味這臺手機非常水桶沒有特別明顯的短板。
性能這塊我就不多說什么了,驍龍 8Gen3 是啥表現相信大家都清楚,就是目前安卓陣營性能最強的處理器之一。
小米 14 Ultra 搭載的屏幕,是一塊 2K 分辨率可變刷新率高刷屏,實測這塊屏幕激發亮度可以來到 3000nit,而且它也支持杜比視界和超動態顯示,在看 HDR 視頻和照片的時候觀感沒得說。
而且我算是那種頻閃敏感用戶,用了這么多天手機,幾乎每天看屏幕五小時以上,眼睛并沒有感到不適,說明這塊屏幕所采用的 “ DC + 1920Hz 高頻 PWM ” 護眼調光方案也沒什么問題。
其實我這段時間用下來感知最強的還是續航。
可能是沾了小米造車的光,小米 14 Ultra 的電池在體積變小的情況下,容量卻比上一代整整多出 300 mAh,它的電池足足有 5300mAh,而且還支持 90W 有線充電、80W 無線充電。
電池容量變大帶來的續航提升可以說實打實,不玩游戲輕度使用,小米 14 Ultra 的續航可以有十多個小時,一天一充問題不大,講道理我已經好久沒有在旗艦機上體驗到這樣的續航。
小米 14 Ultra 支持的雙向衛星通信也很有意思。雖然小米推出衛星通信的時間有點晚,但是它的存在感非常強,因為它可以根據不同場景提供諸如電子圍欄、SOS 緊急求助等功能,而且在低電、觸屏失靈等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夠正常使用。
而在通過衛星求救的時候,它還能聯動穿戴設備把心率、血氧等數據一同發送過去。
咋說呢,當其他廠商都把衛星通信當做一個功能在做的時候,小米把它做成了生態,這做法確實很小米~
話說回來,既然這臺手機的定位是 Ultra,那它的周邊配置肯定不能比 Pro 弱。所以我注意到小米也是給它配備上了更抗跌的龍晶玻璃,其他諸如立體聲雙揚、USB 3.2 Gen2 Type-C 接口,Wi-Fi 7 也是該有的都有,手機搭載的澎湃 T1 通信芯片還能增強手機信號。
說真的,上一代小米 13 Ultra 本身就是一臺短板很短、長板很長的手機,在這樣的基礎上,小米 14 Ultra 還能夠在手感、影像、通信還有續航等方面獲得如此大的進步,屬實讓人有些意外。
盡管如今市面上超大杯影像旗艦不在少數,但是在影像方面做到極致之后,還能在其他方面做到近乎無短板的手機卻沒幾臺,而小米 14 Ultra 就是這樣一臺影像拉滿、體驗沒有短板的手機。
從最開始的小米 10 Ultra,到現在的小米 14 Ultra,歷經四年五代迭代,小米 Ultra 系列終于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極致影像這個標簽,也算是徹底打在了 Ultra 上。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