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 你為什么越來越愛熬夜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經在其著作《歷史》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一位占卜師告訴法老,法老只剩下六年的壽命了。法老非常恐慌,于是他立即下令,讓仆人每天晚上都在他的宮殿里點亮火把,這樣黑夜就會變成白天,他的六年就會變成十二年。
幾千年過去了,這位法老應該想不到,現如今有很多年輕人都步了他的后塵,將夜晚延續成了黑色的白天。
不久前,#為什么當代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熬夜?#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大網友熱議。
有研究顯示,熬夜在當今社會非常普遍,高達 53.1%的青壯年都自述有熬夜的習慣。
而一旦說起為什么熬夜,大家給出的理由也是非常多元化。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為什么年輕人喜歡熬夜?
不少研究都在嘗試揭開年輕人為何熬夜的秘密,我們發現年輕人熬夜主要有三類原因:
- 白天的時間無法掌控,只有忙碌結束后的黑夜才屬于自己
密密麻麻的課表、堆積成山的報表、永遠都干不完的工作……在這個忙碌又快節奏的社會,多數人年輕人不得不在工作或學習中疲于奔命。
很多人對白天的時間沒有太多的掌控權,為了爭奪更多的“自己時間”,不少人年輕人盯上了深夜,選擇了“熬夜”。
如果不“熬夜”,他們反而會覺得“自己被虧待了”,因而很難向睡意妥協,所以當夜幕降臨,所有社會性工作都結束時,年輕人終于迎來了一些“只屬于自己的時間”。
癱在沙發上閉目養神、蹲在馬桶上發呆、窩在床上放空腦子……
哪怕在這段時間里無所事事,他們依然認為,這種“熬夜”是值得的,因為這段時間能完全由他們“把控”,是難得的可自由支配的愜意時光。
所以,年輕人熬的不是夜,是短暫的自由。
- 不是故意不睡,而是游戲/視頻太香了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純粹就是專注于某項活動中,比如激烈的球賽、充滿反轉的劇情、甜蜜的情侶互動等。
在沉浸中,時間流速仿佛加快了,不自覺就變成了熬夜。
這一類的睡眠拖延通常發生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允許這種“社交時差(social jatlag)”存在,因為潛意識知道即使熬夜了明天也可以有足夠休息時間。
- 誰晚睡了?人家只是為了睡得更好
有一些睡眠拖延是戰略性的,他們宣稱“熬夜是為了更好地睡眠”。
有的時候,黑夜雖然到了但是精力還沒消散,神經仍然非常亢奮,沒有達到睡眠標準;
有的則是為了“恐嚇大腦”,通過策略性推遲就寢時間來建立睡眠壓力,告訴大腦再不睡就來不及了,以此來縮減入睡時間。
總之,“熬最晚的夜,睡最美的覺”是這一類熬夜者的宣言。
這些因素也會導致有的人愛熬夜
首先是生理性的因素。
內源性生物鐘在生理和行為的基本方面控制著人類的日常節律,其中包括睡眠和覺醒的時間。
它們主要由陽光驅動,形成 24 小時的晝夜周期。
根據個體內源性生物鐘類型的不同,人們的最佳狀態也是有區別的:早睡型(百靈鳥型)傾向于早睡早起,而晚睡型(貓頭鷹型)的最佳狀態往往在夜晚,因此他們也更傾向于熬夜。
另外,年齡也有影響。
青春期的孩子褪黑激素(Melatonine)的釋放會有延遲,這會導致其睡眠階段相比較成人延遲約 2 小時。
也有研究顯示,由于月經周期、類固醇等的影響,女性的熬夜傾向普遍比男性要高。
血壓高低也會影響熬夜,韓國一項 2020 年的研究顯示:與低血壓組相比,高血壓組的人平均比低血壓組晚睡 50 分鐘,平均晚起 46 分鐘,并且有更多的晚睡傾向。
除了生理因素以外,睡前的活動與狀態也很關鍵。
比如,閃爍的電子設備、如白晝一般的室內環境,這些現代社會的“科技與狠活”會直接干預人體內位于大腦視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鐘,讓睡意錯亂。
還有研究顯示,壓力、無聊傾向、自控能力、情緒狀態也都能夠對睡眠延遲產生影響。
就拿情緒來舉例吧,有研究顯示,人們在睡前連續觀看一段視頻后會感到更加不快樂,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高度娛樂化和身臨其境的活動后返回現實,容易產生失落感。
在這個短視頻稱王的時代,睡前狂刷手機真的會影響情緒與睡眠。
如何緩解熬夜,睡得踏實?
科學家們也在尋找熬夜的應對之法。
很多實踐成功的方法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議題——睡眠衛生習慣的養成。
睡眠衛生被定義為一系列旨在促進健康睡眠的行為和環境建議,大多是圍繞著定期鍛煉、不攝入咖啡因和尼古丁、消除睡眠環境的噪音、減少午睡等。
美國科學院院士薩欽·潘達 (Satchin Panda) 博士在《晝夜節律密碼(The Circadian Code)》中提倡——“8 小時限制飲食、7 小時睡眠、持續 12 周”的作息原則。
即選擇一天中的任意時段(連續 8 個小時)進食,在其他時間內停止攝入任何含有熱量的食物;每天保證至少 7 小時睡眠;這個模式要至少堅持 12 周。
他認為,在合適的時間運動,在合適的時間飲食,以及在合適的時間睡眠,其本質不僅是對人體生物鐘的一種優化調整,同時也是一種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的非藥物干預措施。
也有科學家認為,睡前拖延通常會在人們缺乏精神能量或者自我控制力量的狀態下產生,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讓自己的欲望盡量在白天得到滿足,比如想吃甜品就別壓抑到夜晚,工作學習間隙想摸魚就放開摸一會。
這樣的話,自我調節的資源才不會在夜晚枯竭,我們也更不容易作出熬夜的抉擇。如果你經常熬夜,可能是因為你對白天的自己太苛責了,試著讓自己更舒服一點吧。
時間不能被創造,所以我們就像開頭提到的法老一樣,試圖占領夜晚來獲取時間這一稀缺資源。
然而,夜晚不光是白日的延續,還是古老的基因密碼賦予我們好好休整的時機,所以大家還是早點睡覺少熬夜吧。
愿大家今夜好入眠,一覺清眠萬事休。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