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痛斥皮膚補水是“智商稅”:醫生這么回應
近日,一則視頻在網上熱傳。
視頻中,一位女性質問各大護膚領域專家,“補水謊言”何時終結,并表示“皮膚不能、也不需要補水”。
這一問題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今天從皮膚醫生的角度談談皮膚的補水與保濕。
皮膚需要補水嗎?
聊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了解皮膚的結構。
皮膚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構成。皮膚表皮是直接與外界接觸的部分,表皮中的角質層、透明層和顆粒層,是保持水分的關鍵。
角質層一般含水量為 15%~25%,不僅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發,還能從外界環境中吸收水分。
當皮膚含水量低于 10%時,皮膚將難以正常代謝,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皮膚就像干涸的土地,皮膚內的水分、電解質和其他物質更容易通過皮膚流失。
此時,外界有害物質也容易入侵,引發多種皮膚問題,比如皮膚瘙癢、過敏等。
如果皮膚保濕做得好,皮膚的細胞“吸飽”了水,讓皮膚再次形成“保護膜”,皮膚就會恢復其柔軟與平滑。
因此皮膚需要補水,特別是干性皮膚或暴露于干燥環境下。
但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補水”只是角質層補水,因為有皮膚屏障的保護,水分基本達不到真皮層,鼓吹能夠真皮補水的護膚品都是虛假宣傳。
為什么有時候越補水 皮膚越干燥?
我們還要厘清補水和保濕的關系。
保濕主要是防止皮膚表面水分流失,并在其外形成保濕膜來鎖住水分,這也就是醫學上的說法——減少“經表皮失水”。
打個比方,保濕的作用類似于含有一定水分的土地上蓋上一層薄膜,以防止土地原有的水分不要過快流失。
真正的“補水”則不一樣,補水類似向土地澆水,目的是增加外來的水分。
很多人會發現長期使用補水產品,皮膚干燥并沒有改善,似乎還有加重。
這是為什么呢?
一般來說,清潔皮膚后,未涂護膚品時角質層含水量在30%左右,使用護膚品能在短期內讓角質層含水量達到 70%~80%。
如果只是使用補水產品,如補水噴霧等,皮膚表面的水分會蒸發到空氣當中,導致皮膚更干燥。
所以想要在空調屋為皮膚“解渴”,只是補水的話,努力的方向不對。
在補水的同時使用保濕霜,才能更好地皮膚鎖住水分,為皮膚帶來持久的保濕效果。
市場上繁多的補水保濕用品 它們都是什么?
護膚水名稱花樣繁多,有爽膚水、收斂水、柔膚水、機能水、精華水等。它們主要有兩個共同的作用。
一個是補水保濕。
洗過臉之后用護膚品可以暫時提高皮膚的水含量,再外用保濕霜后,水就會被封鎖在皮膚里,達到持久保濕的效果,比單獨用保濕霜效果可能更好。
當然,如果不用這類護膚水,只是保濕霜來保濕,也不是不行。
另一個是二次清潔。
即有助于去除殘留的清潔劑和彩妝,同時調整皮膚的 pH 值。
此外有的地區水質硬,長期用硬水洗臉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因為護膚水的 pH 值是精密調整過的,用在皮膚表面可以中和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酸堿失衡,使皮膚達到最好的狀態。
不同名稱的護膚產品功效側重會有不同,購買時需要仔細分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款。
1、爽膚水
具有比較強的清潔和調整酸堿度的功能,比較適合經常化妝的人,最好用化妝棉蘸取,在面部沿一個方向涂擦。
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涂抹,因為手本身可能就不夠清潔,另外清潔下來的污物依舊在手上或臉上,達不到清潔目的。
2、收斂水
添加有輔助收縮毛孔、控油的成分,比較適合油性皮膚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類化妝水可能會有酒精成分,皮膚敏感及過敏者需要小心。
3、柔膚水
以保濕和軟化角質為主,清潔作用不強,可以用手直接在臉上涂抹。
有些產品添加保濕成分質地比較厚,介于水與露之間,用在保濕霜之前會有一些額外的效果。
4、乳液
乳液和面霜具有強大的鎖水功能,有的還含有修復皮膚屏障的成分,是最主流、最推薦的保濕劑型。
其中,乳液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水量高,可以瞬間滋潤皮膚,并為皮膚構建一層水潤的皮脂膜,防止水分流失。
相比面霜而言,乳液的質地更清爽,更適合夏天或中性、混合性和油性膚質使用。
5、面霜
面霜本質上與乳液區別不大,霜體的形態變化只是工藝問題。
除了保濕的基本功能外,有的還含有其他功效性成分,比如修護、抗皺等。
晚霜的滋養度通常比日霜高,使用后會感覺更油膩。更適合干燥的秋冬季使用或干性、中性皮膚。
如何選擇保濕用品?
一瓶好的保濕霜是每個愛美人士的必備品。
目前市面上的保濕霜品類繁多,主要活性成分分為三種:分別為封包劑、吸濕劑和潤膚劑。
封包劑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油膜,防止水分蒸發,比如凡士林。
吸濕劑是指能吸收水分的物質,可以將皮膚深層水分吸引到角質層,也可以從含水量高的環境中吸收水分。
潤膚劑是一類溫和的、能使皮膚變得更軟更韌的親油性物質。不同的保濕霜就是這三類物質的不同配比。
那么如何判斷一種保濕霜的好壞呢?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借鑒,國內一著名的皮膚專家就曾提出“你只要在面部或身體上試用這種產品,皮膚的感受就是最好的答案”。
好的保濕霜可以提供長時間的濕潤感覺,用完后皮膚濕潤光滑有彈性。
當然選擇任何護膚品,一定要謹記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哦。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