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有硬傷!說服自己不買Vision Pro的6個借口
Apple在2024年2月推出了首款混合現實頭顯Apple Vision Pro,說實話,看官方宣傳片以后,它吊足了我的胃口。
作為Apple首款頭顯設備,其擁有前衛的外形設計、自主研發的visionOS操作系統,以及承載了Apple生態體系的強大潛力,令其躍居同類產品榜首。
但在各方褒獎之聲中,我們仍需保持理性。任何第一代產品都難免存在硬傷,Apple Vision Pro也不例外。
尤其目前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科技達人體驗到了這一產品,而根據目前反饋來看,我至少已經總結出6條說服自己不買Apple Vision Pro的理由了:
第一代產品!沒錢都不配當“小白鼠”了
作為一款售價高達3499美元的產品,Vision Pro需要面對用戶極高的期望值。打著Apple品牌的保護傘,Vision Pro的表現配得上“行業領軍者”的帽子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思考。
聯想到之前Macbook 的蝶式鍵盤、Touch Bar等產品的質量,以及其他各類使用痛點,即便對于相對“保守”的蘋果來說,初代產品勢必會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許都需要經歷幾代迭代才能得到解決。
對于不介意頻繁更換和折騰的極客們而言,這也許不是問題。
但對于絕大多數追求性價比的消費群眾來說,購買到手的產品最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顯然,Vision Pro的首發定位還遠未達到那個成熟穩定的階段。這對預算有限的人們而言,或許難以接受。
設備重量頗大,久戴脖子酸
600-650克的重量并非小數目,考慮到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臉部,這無疑增大了用戶的負擔感。與近年來其他VR頭顯追求輕量化的方向不同,Vision Pro選擇自持模塊、獨立操作,因而較難實現輕量化。
如果不像泰森那樣專門對脖子做一些特殊訓練的話,一般用戶難以適應Vision Pro數小時的長時間佩戴。
這與Apple宣傳的“全天使用”場景相去甚遠,或將大幅縮減目標用戶群體。眾所周知,iPhone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輕巧的機身,以及一觸即用的便利性。
Vision Pro在這方面恐怕難以復制這樣的奇跡。即便穿戴、瞳距調試的過程領先業界,但仍存在不便,下面我就要重點介紹這個問題。
配戴受限,定制鏡片加價再添變數
由于Vision Pro無法兼容普通眼鏡和硬性隱形眼鏡,這無疑給需要視力矯正的用戶增添了不少麻煩。必須摘下眼鏡或隱形,才能獲得完整的虛擬體驗。這帶來的頻繁轉換斷然影響了用戶體驗的流暢度。
與此同時,適配Vision Pro的定制ZEISS鏡片分為遠近兩款,價格不菲,另需99-149美元。鏡片無法在零售店直接購買,必須通過Apple網上訂單。這對于視力變化頻繁的用戶來說,無疑是個坎。
電池表現不佳,2小時體驗告終
Vision Pro采用可拆卸電池設計,單獨的電池盒可以綁在腰帶上或放在口袋里,一定程度減輕了頭戴設備本身的重量。
但這卻反映出該設備的形態并不完美:其所需的功耗遠超過目前頭顯內置電池的供給。
況且即便這樣,其帶來的續航并不讓用戶滿意,正常使用下僅2小時,播放視頻更只有2.5小時——還不足以看完一部常規時長的電影。這與用戶對移動性和便攜性的期待形成了差距。
更令人詬病的是,Vision Pro的電池不支持熱插拔。每次更換電池都需要完全關機再開機,過程繁瑣費時。
同時,額外的電池售價高達199美元,可謂雪上加霜。對承諾為用戶提供身臨其境的虛擬世界體驗的Vision Pro來說,如此頻繁的中斷絕非加分項。
無法同時呈現多臺高清顯示器,談何生產力?
能在一個輕薄便攜的混合現實頭顯中,獲得多個高清顯示器的沉浸式工作體驗,本應是它的一大賣點。Vision Pro默認支持將Mac屏幕鏡像投射到自身顯示中,分辨率最高4K。但由于帶寬所限,它無法實現多顯示器擴展的虛擬桌面。
這種場景下,Vision Pro所承諾的“空間計算”優勢也大打折扣,對追求多屏高效工作的專業人士來說,Vision Pro或許就會顯得有些“雞肋”。
我們只能希望Apple能在后續迭代中解決這個難題,進一步豐富Vision Pro的應用場景。
App生態尚待培育,獨立應用稀缺
作為搭載自主操作系統visionOS的新平臺,Vision Pro天然面臨應用生態的空窗期。除了Apple自家應用外,可用的第三方App實在寥寥。這與以往Apple設備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們知道,濃厚的應用生態是任何平臺取得成功的基石。考慮到Vision Pro單機配置價格不菲,這勢必會削弱第三方開發者的開發積極性。
畢竟,哪怕是功能強大、用戶基數更大的Apple Watch,許多App廠商至今也尚未推出針對性的應用程序。類似的現象在Vision Pro身上實在難以避免。
小結
我們毋庸否認Vision Pro背后的潛在價值,以及Apple未來改進提升的可能性。它開創了個人空間計算的新紀元,必將推進人機交互向更深層次發展。
但目前Vision Pro存在諸多可能削弱購買欲的硬傷,無疑暴露Apple的技術力量在融合多類前沿技術時的局限。
對于現階段的消費者而言,它的高昂價格與有待改進的硬件,似乎并不完美契合。這些可能會成為大多數用戶暫緩購買它的主要原因。
目前Apple Vision Pro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3499美元的價格難道配不上完美的體驗嗎?
我期待Vision Pro后續版本的迭代升級能逐步彌補上述缺陷,至少短時間內可以在價格上考慮到主流用戶消費群體的承受能力,當用戶基數上來后,不僅會有更多用戶反饋用以優化設備,還能進一步刺激visionOS生態發展。
說白了,為啥我不買Apple Vision Pro呢,還不是因為手頭沒有3499刀的閑錢嘛。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