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歐洲開放第三方應用市場引爭議 開發者:App上架仍受監管且成本更高
財聯社1月30日訊(記者 唐植瀟) 在歐洲市場,iPhone即將告別僅能通過App Store安裝應用的時代。
近日蘋果在其官網上宣稱,遵循《數字市場法案》(DMA),在歐盟地區對iOS、Safari 瀏覽器和App Store進行更改,將對開發者和企業開放在iOS平臺中采用第三方支付渠道和構建第三方應用市場的權限。
對于蘋果而言,這似乎是一步巨大的妥協,因為此前iOS應用的分發和服務收費,僅能通過App Store。
根據蘋果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App Store開發者在App Store生態系統中的營業與銷售額達到了1.1萬億美元,其中包括實體商品和服務銷售、應用內廣告、數字商品和服務以及其他如咨詢和數據分析服務等。
Analysis Group的經濟學家估計,2022年開發者通過應用內廣告創造了1090億美元,數字商品和服務創造了1040億美元的賬單和銷售額。
據了解,蘋果與開發者在App Store內應用分成比例為30/70,即開發者分得70%的收入,蘋果獲得30%的收入。這部分費用被戲稱為“蘋果稅”。
盡管蘋果為了配合歐盟出臺即將于3月生效的《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 Act,簡稱DMA),將會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入駐iOS系統,以及第三方支付渠道,但這并不意味著蘋果會放棄這一部分利益。
根據計算,對于一些交易額和下載量更大的開發者和企業用戶而言,使用第三方應用商店和支付渠道反而會向蘋果支付更多的費用。
對此,包括Epic、Spotify在內的企業都表示蘋果的新規是一種“惡意合規行為”和“赤裸裸的敲詐”。
歐盟委員會則表示,當3月法規正式生效時,它將對蘋果的變更發表回應,并承諾:“如果蘋果的提議解決方案不夠理想將采取強有力的行動?!?/p>
避無可避的“蘋果稅”,開放后變本加厲
針對歐盟地區的iOS開發者和企業,蘋果設置了三個新商業條款:
1. App Store傭金比例從30%降低到了17%(針對中小開發者和訂閱服務的優惠費率從15%降至了10%)
2. 通過App Store發行的iOS app 另行支付3%的手續費后,可使用App Store 的支付處理功能;開發者也可以在其app 內使用支付服務提供商,或通過鏈接引導用戶訪問其網站以處理支付,無需向Apple支付額外費用。
3. 最為關鍵的一點,無論App的發行平臺是否為App Store,只要App首次安裝量超過100萬次之后,蘋果都會針對每年的每首次安裝收取0.5歐元的費用。
蘋果還在網頁下方設置了計算器,幫助開發者計算不同情況下的費用支付情況。這里以網易旗下的游戲“蛋仔派對”為例:
根據七麥數據,自2022年5月上線,到2023年3月9日,《蛋仔派對》在設備iPhone上的累計下載量達2100萬,應用內購收入預估為66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56億元)。
按照當下的30%的“蘋果稅”計算,每年開發企業需要向蘋果支付165萬美元;若選取第三方應用市場和第三方支付渠道,僅核心技術費用一項,網易就需要支付90.6萬美元。
以歐美地區常見的支付渠道PayPal和Stripe為例,二者單筆交易的手續費在2.9-4.4%之間。網易在支付渠道費用上,最少還需要支付191.4萬美元。
計算到這里,網易所支付的費用達到了282萬美元,已經遠超當前的“蘋果稅”165萬美元。實際上,這還沒有計算上架第三方應用市場所支付的渠道費用。
一位開發者認為:“按下載量收費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設計,若部署大量僵尸機不斷的切換賬號安裝競爭對手的app就能讓競爭對手虧損?!?/strong>
Epic Games首席執行官蒂姆·斯威尼(TimSweeney)表示:“蘋果阻撓歐洲新數字市場法案的計劃是一種狡猾的惡意合規行為。”
Spotify首席執行官丹尼爾·???Daniel EK)認為:“蘋果新規是應付《數字市場法案》的“幌子,是一場“徹徹底底的鬧劇。”并指責蘋果這種新稅收政策就是赤裸裸的“敲詐”,并呼吁歐盟監管機構采取行動。
同時有報道稱,蘋果表示,如果開發者不切換到“新商業條款”,也就是不繞過AppStore,則不需要繳納“核心技術費”。
開放也有準入門檻
此外對于發開發者和企業而言,開放第三方應用市場和第三方支付方式,也并不意味著可以在iOS系統中,獲得與安卓平臺一樣的自由度。
從公告中看,蘋果對第三方應用市場提出了三大核心要求:
1. 第三方應用商店必須依照蘋果的API框架建立,App的展示和分發必須依照App Store的形式,聲明App的核心功能,并公示對用戶數據的利用情況。
2. 第三方應用商店依然需要配合蘋果進行應用審核以及后續的應用分發政策,但蘋果不會檢查App的內容。同時用戶只能通過應用商店下載和安裝應用,但無法通過“應用安裝包”安裝應用。
3. 任何企業想要在iOS上搭建應用商店,都必須先向蘋果提供A級金融機構或者標普等100萬歐元的信用證明,并且需要每年為此續費。
在接受采訪時,一位開發者告訴記者:“看似蘋果開放了第三方應用平臺的準入,但實際上App審查仍舊在蘋果手里。只有因內容違規而無法上架App Store的App和一些類似Epic這種游戲開發商受益?!?/p>
由于無需考慮上架App所支付的成本和經受的審查,部分接受采訪的專家認為,用戶似乎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院江瀚認為:“對于用戶而言,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啟用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選擇和更豐富的應用體驗。用戶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下載和更新應用,這有助于提高應用的可用性和便捷性?!?/p>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卻認為第三方應用商店在給予用戶更多的同時,也許考慮潛在的風險。
他告訴記者:“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出現可能帶來一些安全風險和不良應用。此外,用戶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管理和更新多個應用商店?!?/p>
然而,可能僅有歐盟地區的用戶受益。一位開發者對記者表示:“手機可以通過讀取SIM卡的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以及掃描周圍的Wi-Fi頻段,以判斷用戶當前所處的國家和地區,因為不同國家和地區所啟用的Wi-Fi頻段也有所不同。用戶很難直接繞開監管,偽裝成為歐盟地區用戶?!?/p>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