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菊與刀》 看見廣汽日野的“另一面”
提到日本,很多人都會想起《菊與刀》這本書?!熬铡毕笳髅篮?,“刀”象征好戰。日野汽車就像菊與刀一樣,看似恬靜淡然卻又異常矛盾,讓人匪夷所思,更深刻地影響著日本汽車。
日野汽車,始于1910年,來自東京郊區的日野市,1918年開始生產日本首款純國產卡車。1942年,日野重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成立。1966年,日野汽車被豐田控股,隨后放棄了乘用車業務,專注于卡車和客車市場。
在中國,日野汽車有一家合資公司,那就是廣汽日野。它成立于2007年11月28日,廣汽集團和日野自動車株式會社各占50%股份,主要生產日野牌重卡,年產能是2萬臺重卡。
令人意外的是,從2009年日野700系列重卡下線至今,廣汽日野的產品局限在700系列重卡,可以說非常符合日本極端保守與內斂的性格。而且,廣汽日野還拋棄了“靈魂”日野發動機,匹配上了東風康明斯發動機,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究其原因,日野汽車2022年被爆篡改尾氣排放測試數據和發動機燃油效率性能數據。簡而言之,就是造假。更為甚者,這一造假行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3年,到底什么時候開始的,只有日野汽車自己知道了。
極端的民族性格讓所有日本人都像是處女座,力圖把每件事、每個細節都做到趨于完美。但世事哪有完美,“造假”成為日本的社會常態。這場“造假”帶來的危機,給了日野汽車以及廣汽日野狠狠一擊,讓日本制造“工匠精神”的人設崩塌。
事實上,日本汽車產業造假幾乎成為常態,如三菱、日產、鈴木、五十鈴、斯巴魯等整車企業,以及日本均勝、曙光、電裝、東麗、三菱鋁材、神戶制鋼、高田氣囊等供應商,涉及油耗、排放、安全帶、燃油泵等,最終都是鞠躬道歉了事。
那么,如何才能挽救廣汽日野于水火?廣汽集團出馬了,開出的藥方是:廣汽集團持股89.72%,成為廣汽日野最大的股東,進而依托廣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實力,推動廣汽日野向新能源轉型。
未來,廣汽日野將聚焦新能源三電、氫燃料電池、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的持續提升,結合新能源商用車智能座艙、降噪駕駛室等,開發出更加舒適、安全、智能的新能源商用車產品。
毫無疑問,此舉將為廣汽日野帶來新的希望:背靠廣汽集團的“大樹”,憑借其資源支持和技術賦能,直接瞄準新能源商用車賽道,劍指中高端新能源商用車企業。
當然,廣汽日野能不能翻盤,目前來看還有點懸。但是,新的廣汽日野就像吉利遠程、宇通商用車、比亞迪商用車一樣,能為廣汽集團提高產銷規模,提供新的發力點。
編后語
《菊與刀》中,日本人擁有異常矛盾的雙重性格。在日野汽車上,小編也看到了這種鮮明的雙重性格。希望廣汽日野在廣汽集團加碼后,能揚長避短,成為中國商用車市場的生力軍。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