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NASA數據發現85顆“宜居”系外行星
快科技1月2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通過研究NASA的衛星數據,來自華威大學的專家們發現了另外85顆“系外行星”——即太陽系之外的行星。
它們的直徑范圍從大約1.1萬英里到驚人的35萬英里不等,因此都比地球(直徑略小于8000英里)要大。
然而,就像地球一樣,它們與宿主恒星的距離可能適中,有可能存在能夠維持生命的溫度范圍,也被稱為“宜居區”。
科學家使用了NASA的過境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該衛星于2018年發射,用于監測最近恒星的亮度變化。
迄今為止,已發現了5000多顆系外行星,但仍不確定哪些行星存在外星生命形式。
很多天文學家通過TESS數據尋找“凌日”——星光的周期性減弱,表明一顆行星正在穿越并短暫阻擋了其恒星的光線。
凌日是指一顆行星飛越時短暫阻擋了其恒星的光線。
使用凌日法,專家不僅可以找到行星,還可以推斷出它們的某些細節,例如它們的大小以及繞恒星運行的時間。
系外行星繞軌道運行的時間可以反過來揭示該行星與其恒星的距離,因為繞軌道運行的時間越長,它必須經過的距離就越長。
一般來說,如果一顆行星與恒星的距離與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相似,科學家可以合理地認為它不太熱也不太冷,因此可能適合居住。
初步估計顯示,85顆系外行星繞其主恒星運行一周的時間為20至700天,而TESS觀測到的大多數系外行星的軌道周期僅為3至10天。
研究小組承認,在這85顆系外行星中,有60顆是全新發現的,另外25顆也是其他研究團隊使用不同搜索技術在TESS數據中發現的。
截至2024年1月,自從1992年首次發現系外行星以來,已經發現和確認了5500多顆系外行星。
根據NASA在線系外行星數據庫,其中1912顆系外行星像海王星,1772 顆是像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1679 顆是超級地球,199 顆是巖石行星。
但NASA強調,這僅僅是銀河系中所有行星的“微小一部分”,而僅在可觀測的宇宙中就可能有數千億個行星。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