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慘:3米長蟒蛇被男子咬死 最后還被烤了吃掉
相比于動物的尖牙利爪,人類沒有攻擊性的器官,可以說幾乎是“手無縛雞之力”。
然而,菲律賓一男子用行動打破了這種常規,有尖牙的大蟒蛇沒有咬死人,反而被人咬死了。
據外媒報道,近日,菲律賓一男子凌晨騎摩托回家時,遇到了一條3米多長的大蟒蛇擋道。
男子當時很小心,并沒有貿然靠近,想著等蟒蛇穿過這條路再走。
結果,這條蟒蛇可能是太餓了,突然向男子發動進攻,以極快的速度咬住了他的手臂,并用身體纏住男子的腰,試圖用常用的絞殺來制服男子。
此時,男子的手臂已經被咬穿,血流不止,男子身體掙扎得越多,蟒蛇的纏繞力量也越來越大。
男子感到不妙,如果還沒有任何行動,絕對是死路一條,于是在千鈞一發之際,索性拼盡全力一口咬住蟒蛇的脖子。
被反咬蟒蛇并沒有停止進攻,直到男子咬掉蟒蛇的皮,再咬掉蟒蛇的肉,吃痛的蛇才松開咬人的口,最后一命嗚呼了。
而男子,失血過多,頭也暈乎乎的,踉蹌著尋找最近的房子求助,最后也成功被救。
入院后的男子,手臂纏著繃帶,身上血跡斑斑,臉上也都是血跡,看起來很嚴重。
但很慶幸,男子并未傷到要害,醫生只是給他包扎了一下傷口,開了一點消炎的藥物,就讓他離開了。
至于被男子咬死的蟒蛇,一條三米多長的網紋蟒,最后被同村的人烤了吃了。
新聞出來后,最熱鬧的總是評論:
“勇敢的人,我怎么沒有想到可以咬死它?”
“沒有什么是菲律賓人不吃的!”
“這才是我們人類最真實的戰斗力!”
......
當然最終的話題,還是回到了:人赤手空拳到底能不能殺死蟒蛇?
蟒蛇的絞殺力究竟有多強?
支持蟒蛇的人,覺得男子能活下來,是因為勇氣可嘉,運氣爆棚,他們的判斷來自蛇強大的絞殺力,持續施壓幾秒鐘就足夠讓人窒息。
現實中,人被蛇吞進肚子的案例也是真實存在的。
有報道稱,去年印度尼西亞的一名54歲老人,被發現時,躺在一條6米多長的蟒蛇肚子里,村民劃拉開蛇身才找到她的遺體。
蟒蛇是無毒的,最大的“武器”就是絞殺力,那么蛇的絞殺力到底有多大呢?
2018年10月,國外有一個科學團隊使用壓力傳感器,將絞殺力的強度具體化,該文章也被發在歐米茄的官網上,壓力傳感器設備由歐米茄提供。
實驗中使用的是一條23 英尺(約7米)長的雌性網紋蟒,它叫索菲亞,從小被圈養的蟒蛇。
它的獵物是一頭死豬,豬的胸腔內安裝了一個充滿水的內胎,并嵌入了壓力傳感裝置,這個裝置可連接筆記本電腦。
團隊引誘蟒蛇攻擊死豬,根據壓力裝置顯示的數據來看,蟒蛇最大的絞殺力是300毫米汞柱,換算一下,差不多是6磅每平方英寸,或者是40千帕。
該團隊的負責人對實驗的數據進行了解讀:“根據這個壓力值,表面來看,蟒蛇的絞殺力似乎沒有傳聞中粉身碎骨那么大。但事實上,因為實驗場景的限制,以及壓力傳感器的設備缺陷等因素,如果在野外,索菲亞遇到的是鮮活的獵物,那么壓力值會更強大。”
同時他還強調,即使是區區的300毫米汞柱壓力,也足以損傷獵物的內臟。
蟒蛇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會根據不同獵物來決定自己到底要施加多少壓力。
低壓、中壓、高壓,不同的壓力有不同的效果,獵物的死法也會不同,可能是窒息,可能是大腦血管爆裂,也有可能是心臟驟停。傳說中那種壓到粉身碎骨的,是罕見的(容易能量浪費)。
這意味著,蟒蛇每一次絞殺的力度都會不同,一條蟒蛇的一次測量,不足以代表其他蟒蛇的絞殺能力,只能說最大的壓力絕對遠高于300毫米汞柱。
其他的實驗數據,也正好驗證了這個說法。
2014年,保羅穿特制壓力服主動讓蟒蛇進攻,以此來測量蛇的絞殺力。
然而,他剛和蟒蛇纏上,實驗很快就被迫終止了,因為保羅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心率飆升至180。
他真實感受則是:如果沒有這件鋼盔一樣的衣服,我10秒都無法堅持!
檢測結果顯示,胸口的壓力值已經達到90磅每平方英寸,是開頭實驗索菲亞絞殺力的15倍,而這條蛇只比索菲亞長了0.6米(7.6米)。
由此可見,六七米的大蟒蛇,收縮壓力足以殺死人類,那么開頭3米多長的蛇也有這個實力嗎?
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認為,長度和絞殺力有關系,但也不是完全成正比的,體型小的蟒蛇,若纏繞策略高明(類似彈簧圈一樣纏繞),也能施加和大蟒蛇一樣的壓力,不能小覷!
在美國的印第安納州,一名女子就被2.4米的網紋蟒纏繞頸部死亡了。
最后
菲律賓男子從蟒蛇口中自救,他的勇敢和反擊時機尤為重要。
但凡下嘴時間慢一點,蟒蛇越纏越緊,男子窒息死亡的概率就會高很多。
這個事情其實還可以看出一點,就是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弱!
牙齒可以作為我們人類的一種“攻擊性器官”。
根據2010年發表的有關人類顱頜力學的文章,科學家認為人類的下巴不但不脆弱,而且非常堅韌,相對人的尺寸大小而言,是非常高效的,我們的下頜肌肉更容易產生強有力的咬合力,第二磨牙咬合力可達1100-1300N,在靈長類動物里我們不算差的。
網絡上偶爾也能聽到類似人咬死狗,或者寵物主人咬死蟒蛇的真實案例,所以,當下一次遇到有攻擊性的動物,逃無可逃必須一搏的時候,牙齒或許而值得一試!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