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棒穿頭 少了一茶杯的大腦:仍然正常生活12年!
一根鐵棍,長1.09米,直徑3.18cm,重達6公斤,頂端尖銳,從左臉頰進入,從頭頂部穿出。
經歷如此嚴重的貫穿傷,男子菲尼亞斯·蓋奇居然活了下來,成為腦科醫學中的奇跡。
在治療過程中,男子丟失了大量腦組織,神奇的是,僅用了24天,他就能站起來走兩步,一個月后就能散步了,10周,就恢復了健康。
除了左眼在事故后失明,鐵棒貫穿似乎對男子的身體并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
他依然很健康,智力也并未受到影響,反倒是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蓋奇用殘缺的大腦繼續生活了12年,正常生活,正常工作。
腦子這么重要,缺失一部分,真的不影響嗎?
蓋奇的經歷讓科學家們著迷,他們都想知道蓋奇究竟是如何存活下來的,他的性格變化是否和這有關。
為了揭開謎底,近日,科學家們利用3D面部重構技術,將整個事件還原了。
鐵棍貫穿大腦,奇跡生還12年
1848年,蓋奇25歲,正值壯年,是佛蒙特州鐵路上的工頭,當時他正在指揮一次巖石爆 破工作。
整個流程就是在巖石上打個孔,然后在里面放上火藥,再放上沙子,最后用鐵棍將沙子夯實,最后點燃將巖石炸開。
當時蓋奇正在和其他人說話,一個轉身,熟練地將夯鐵插入洞里,然而意外發生了。
其他人還沒有將沙子放進去,鐵棍沖擊火藥發生爆炸,一瞬間,鐵棍貫穿了他的頭部,掉落在離蓋奇25米遠的地方,上面沾滿了血液和腦漿。
而蓋奇重重摔在地上,手臂和腿不停抽搐。
然而僅僅幾分鐘后,他開始說話了,然后自己走上了牛車,回到了他城里的住所,自己走上樓梯自己回的家。
半小時后,醫生愛德華來到了他的住所。
醫生發現,蓋奇頭骨的一部分碎成了3塊,頭上的傷口看起來就像一個倒置的漏斗。
更讓醫生更意外的是,此時蓋奇似乎沒有什么大礙,還和醫生在交流整個出事的過程。
不久后,蓋奇突然嘔吐了起來,據醫生表示,嘔吐的同時還不小心將部分大腦掉在了地上,大約有一大杯茶杯那么多。
看到這個場景,醫生愛德華不知所措,于是由另一個醫生哈洛接手。
事發一個半小時后,醫生哈洛開始為蓋奇清理傷口。
醫生將蓋奇頭部破損的頭骨碎片,以及溢出的大腦,還有血塊清除了。
為了確保大腦里沒有其他異物,他還將手指伸進大腦里摸索,拿出了2大塊頭骨碎片。
清理完后,還用膠帶封閉傷口,然后包裝起來。
一系列操作后,蓋奇剛開始頭腦清醒,還能清晰說話,雙腿也會抖動,第二天則變得神志不清,之后幾天都處于半睡半醒的狀態。
期間還經歷傷口感染,醫生不得不再次處理腦部傷口,通過二次手術排出了250ml的膿液。
至此之后,蓋奇才開始慢慢康復。
到1849年4月,蓋奇除了左臉部分癱瘓,眼睛失明外,其他身體部位基本和之前一樣了,智力也很正常,之后還有了照顧馬匹并運貨的工作。
但他的家人和朋友表示,蓋奇的個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事故前,他是個懂禮貌、善良、會尊重別人的年輕人,而事故之后,他變得像個孩子,不會尊重別人,還會發脾氣說臟話。
但是,蓋奇還是幸運的,他活了下來。
直到1860年5月18日,也就是事故12年后,蓋奇因為癲癇而死亡。
醫生表明,癲癇是因為腦部貫穿傷誘發的。
大腦缺失,不死不傻的奧秘
剛開始,當醫生哈洛將蓋奇的故事發表在醫科雜志上時,人們根本不相信這是真實存在的案例,其他學者質疑醫生哈洛造假,直到蓋奇頭骨上的窟窿被這些學者的手真實摸到。
蓋奇死后,醫生找到了其家人,得到他們的允許后,將蓋奇的頭骨挖了出來,然后送給了解剖博物館,并在里面展出。
科學家們就是利用這個頭骨,結合為數不多的真人照片,才重新構建了整個受傷過程。
根據構建的模型來看,蓋奇能活下來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首先,這根棍子使用比較久很光滑,除了貫穿傷,大腦不用承受長時間的震蕩和壓縮;
其次,蓋奇本身身強體壯,求生意志以及耐力都是一般人難以超越的;
第三,當時醫生處理得當,不僅大膽地用手指取出大腦里的碎片,而且在后期二次感染的時候,果斷采取二次手術,再次消毒,這才讓蓋奇活了下來;
最重要的是,蓋奇真的非常幸運,他受傷的位置只有左邊大腦的額葉部分。
額葉,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大腦位置,人類只有在20歲的時候(有的人是發育到30歲),這部分大腦才會完全發育成熟,說明這一部分的功能主要負責成年人相關的認知,例如記憶、情感、情緒、精神等功能。
從科學角度出發,額葉受傷,是不致命的。
在正常情況下,人老了,額葉也是會萎縮的,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患病一年后,額葉每年都會萎縮0.5%。
在科學上,還有一個慘無人道的額葉切除手術實驗,這個項目還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獎。
當時主要針對的人是精神病院患者,如果這些病人不服從管理,就會切掉他們大腦的額葉,手術后,這些病人會失去大部分或者完整的“自我”,除了呼吸,就和行尸走肉差不多。
現在我們看這個實驗,非常殘忍,但從另一個角度也確實證實了,失去額葉,人是有可能繼續生活的。
而蓋奇,無疑是額葉受傷中最最幸運的人,他沒有死亡,沒有智力倒退,也沒有行尸走肉!
雖然受傷后記憶、情緒、脾氣等發生了變化,但科學家認為這些精神上的變化是短暫的。
據報道,后期他在智利工作時(1852年),他的社交是正常的,說明他的大腦在努力恢復中。
用科學家的話來說,蓋奇是個奇跡,是個“行走的博物館展覽品”。
最后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人真的是非常完美的一個“作品”,尤其是大腦。
以前罵人總會說別人缺腦子,沒腦子。
然而,現實中,有的人缺失部分腦子,還真沒有想象中那么嚴重,蓋奇是這樣,還有很多“無腦”患者,他們都能正常生活學習。
我記得有一個公務員,腦子里大部分是腦脊液,導致大腦比一般人少很多,雖然比一般人稍微笨一些,但也能正常娶妻生子,勝任稅務局的工作。
還有一個更夸張,大腦只有1毫米,他身體各方面不僅正常,而且智商很高,有126。
當大腦的一部分發生創傷的時候,其他大腦組織沒有閑著,在努力彌補損傷或者缺失大腦部分的功能。
所以說,大腦的求生意志遠超很多人!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