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綁蔚來牽手華為 江淮進入“無智能 不造車”新征程
10月20日,江淮汽車宣布與蔚來“分手”。時隔1月,江淮汽車12月1日正式發布公告,官宣與華為終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共同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那么,解綁蔚來牽手華為,江淮為何動作頻頻?問界、智界之后,“第三界”有何看點呢?
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華為在智能終端領域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渠道優勢。在汽車領域,華為主要有三種業務模式,分別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模式、華為HI(Huawei Inside)模式、華為智選模式。
江淮汽車是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中堅力量,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研產銷和服務于一體,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先行者,擁有豐富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和銷售經驗,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謀求新能源化、智能化轉型。
此前,江淮汽車與華為終端合作的消息甚囂塵上。此次公告的發布,標志著雙方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合作車型有望成為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一顆明星,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創新。
對于華為終端來說,通過與江淮汽車的合作,其華為智選模式進一步獲得認可,并借助江淮汽車的生產能力和研發實力,實現從研發到銷售的全產業鏈覆蓋。
對于江淮汽車而言,這是繼今年4月發布“以智能領導智能”的品牌價值觀以來,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又一重大進步,邁入“無智能,不造車”的全新征程。
有消息稱,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首先推出一款高端豪華MPV車型,售價或達到百萬級,預計在2024年第二季度量產。至于品牌名稱,到底是“A界”還是“Y界”,目前還不得而知。
相比其他城市,合肥有深厚的造車積淀,擁有包括江淮、比亞迪、蔚來、大眾安徽、合肥長安、安凱汽車等整車制造企業,以及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關鍵配套企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非常完整。
因此,合肥常被譽為“新能源汽車之都”。此次江淮華為合作,得到合肥的大力支持。有消息稱,華為和江淮的合作,或許不局限于高端豪華MPV領域,高端轎車、高端SUV是否涉及,也不是不可能。
編后語
江淮“牽手”華為,意義重大。以江淮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擅長硬件設計制造,而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公司擅長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智能網聯,雙方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真正實現合作共贏。對于江淮牽手華為,你怎么看呢?北汽的“第四界”,何時官宣呢?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