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辟謠:清淡飲食不等于吃素 需合理搭配飲食
來源:快科技 編輯:非小米 時間:2023-11-06 12:21人閱讀
11月6日消息,我們經常聽到醫生總會叮囑一句“注意清淡飲食”,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所謂的“清淡飲食”就是滴油不沾、只吃素食。
其實,而醫生口中的“清淡飲食”是指在營養充足并均衡的前提下,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并不是只吃素。
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副教授席元第表示,清淡不代表無味,也不代表只能吃素。
清淡飲食是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地搭配營養,其主要特點是盡量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和營養成分,少油、少鹽、少糖、不辛辣。
清淡飲食是葷素都可以吃的,不過不建議吃肥肉,應以白肉和瘦肉為主。在烹飪時,盡量使用速炒、燉煮、清蒸、燒灼等方法,保證食物原有的味道和營養最大化。
有些人錯誤地將清淡飲食等同于不吃肉,只吃蔬菜和水果,這樣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和脂肪的補給,造成營養不良,身體抵抗力下降。
所以,如果長期吃素,將會導致虛弱,無力、面色蒼白、容易疲乏、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嚴重缺乏營養時,可能會造成結石、骨質疏松等問題,甚至有可能導致癡呆。
此外,長期吃素容易導致脂肪運輸異常,脂肪在肝臟滯留,會引起脂肪肝。
大多素食者食物來源為豆類和谷物,而其中的蛋白質會妨礙鐵的吸收,缺鐵會導致缺少血紅蛋白,就可能引起貧血。
由于血液的攝氧量大大減少,心肌得到的氧需求量明顯不足,心臟加大工作量,使心肌耗氧量驟升,最終心臟不堪重負從而誘發心絞痛。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