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成功研發光電模擬芯片:擺脫摩爾定律 能效提升超400萬倍
來源:快科技 編輯:非小米 時間:2023-10-30 16:09人閱讀
快科技10月30日消息,從清華大學官網獲悉,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吳嘉敏助理教授與電子工程系方璐副教授、喬飛副研究員聯合攻關,提出了一種擺脫摩爾定律的全新計算架構:光電模擬芯片。
摩爾定律1965年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即每隔約兩年,集成電路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便增加一倍。
但是隨著晶體管尺寸逐漸接近物理極限,近十年內摩爾定律已放緩甚至面臨失效。
此次清華大學研發的光電模擬芯片,也為擺脫摩爾定律指明了新的方向。
據介紹,在光電模擬芯片這一枚芯片上便突破了大規模計算單元集成、高效非線性、高速光電接口三個國際難題。
根據官方的實測,光電融合芯片的系統級算力較現有的高性能芯片架構提升了3000余倍,以交通工具來類比的話,相當于將京廣高鐵8小時的運行時間縮短到了8秒鐘。
不僅如此,該芯片的系統級能效實測達到了74.8 Peta-OPS/W,是現有高性能芯片的400萬余倍,相當于原本供現有芯片工作一小時的電量,可供它工作500多年。
此外,該芯片光學部分的加工最小線寬僅采用百納米級,而電路部分僅采用180nm CMOS工藝,就已取得比7納米制程的高性能芯片多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戴瓊海院士介紹道:“開發出人工智能時代的全新計算架構是一座高峰,而將新架構真正落地到現實生活,解決國計民生的重大需求,是更重要的攻關,也是我們的責任。”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