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僅用了一年時間 XNGP就從雞肋變成了殺招
“中國的智能輔助駕駛,看小鵬一家就夠了。”
時隔一年,在24款小鵬G9煥新發布會上,盡管何小鵬嗓音不舒服,但他依然驕傲自信地喊出了這句話,鏗鏘有力。
回歸到問題根源,城市高階智駕仍是一場真刀真槍的技術比拼。事實證明,若沒有核心技術力作為支撐,任憑你花言巧語也都將被一一戳破。而顯然,過去一年里,小鵬用無數次OTA升級和用戶體驗,證明了XNGP就是當下中國最好智能輔助駕駛之一。
“不選Max,將來后悔拍斷大腿”
回首望去,G6對于小鵬,亦如當年iPhone4之于蘋果,是積累到質變的臨界點。
今年6月底,小鵬新車G6上市,首發2.0扶搖架構,兼具XNGP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臺、前后一體式鋁式壓鑄結構、以及CIB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等,售價區間20.99-27,99w元,預售72小時內收貨超3萬訂單量,由于過于火爆超出供應鏈預期,此后交付產能始終緊張,一直處于快速爬升階段。
從發布前夕到上市后,G6始終背負著小鵬銷量救世主的使命,事實證明它的確成功了。不僅如此,它還為小鵬品牌帶來了更巨大的深遠意義。
最直接的,G6吸引了更多消費者前往體驗,大幅提高小鵬客群進店率,進而帶動P7i和G9等更高端車型的訂單增長;同時,G6讓小鵬核心技術名揚全球,發布后一個月,大眾宣布與小鵬達成合作,用金錢換技術,自此小鵬實現徹底翻身。
隨著下半場“智能化”的逼近,小鵬的技術力愈發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出核心威力,被廣泛用戶所認可,也被其他車企所羨慕。作為國內首個唯一量產落地的XNet深度視覺感知系統,自去年10月上線以來,陸續開通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佛山等5座城市,高速去高精地圖化、增強版LCC等功能也一一被用戶稱贊。
相比起友商,小鵬不吹牛,不畫餅,軟硬結合的實際功能落地也是促成G6大賣的重要原因。據統計,小鵬G6上市首月的Max版本訂單占比高達70%,要知道Max版和Pro版相差兩萬元,唯一的不同就是智駕能力差異,而這恰恰證明了,絕大多數用戶非常認可小鵬的智駕,愿意花費更多的金錢為之買單。
“一定要選Max,不然將來肯定會后悔,而且后悔也沒用。”隨著車企智能化競爭邁入深水區,小鵬的競爭力無形中也在一步步增強體現。
跑得快,會越跑越快
智能輔助駕駛競賽也分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比拼的是技術和硬件,而下半場比拼的則是數據與訓練,數據量夠不夠?能不能快速有效利用好這些數據,這將決定你的智駕模型的成長速度。
站在大眾消費者角度,我們能夠看到的結果就是,在剛剛舉辦的24款G9煥新發布會上,何小鵬敢于公開高調地挨個喊出“年底開通50座城市NGP”的具體城市名,不像友商遮遮掩掩,玩套路。
這背后,是因為小鵬跑得快,也正因為小鵬跑得快,所以它才能越跑越快。
數據閉環是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誰擁有更多優質有效的數據量,更強大的算力訓練中心,誰才能喂養出更好的算法模型,從而實現更出色的用戶智駕體驗。
小鵬擁有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智算中心“扶搖”,基于阿里云智能計算平臺,算力可達600PFLOPS,得益于此,小鵬自動駕駛核心模型的訓練速度提升近170倍,訓練時長從7天縮短到1小時內。
盡管友商也不乏擁有類似的智算中心,但隨著小鵬XNGP的領先成熟,通過在Max版本車型上的免費標配,小鵬既能讓用戶以更低成本享受到更高階智駕,同時也能獲取更龐大的數據量,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而獲得非常快的成長速度。
而這些東西,并非是一朝一夕間就能追趕上的,因為你已經輸在起跑線,跑得早、跑得快的人,始終都會比你更快。
當然,小鵬也并非沒有對手,起碼從當下來看,華為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積累和能力表現,某些方面甚至比小鵬更強。但是,中國“智駕”的藍海才剛剛啟幕,未來發展空間廣袤無比,相信哪怕是小鵬和華為并駕齊驅,也能夠自在翱翔。
中國的智能輔助駕駛,可能不止有小鵬一家,但要看最好的,起碼在將來一段時間內,看小鵬就對了。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