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借殼上市失敗 董事長:這周在國外出差
威馬借殼上市失敗,從其經營現狀看,未來再籌備上市也希望渺茫:
工廠被曝停產,拖欠員工薪水,董事長兼CEO沈暉一度被列為“老賴”,公司部分股權遭凍結…….
所以如今的威馬,可以說是正值多事之秋,董事長沈暉的一舉一動自然引發了外界關注。他現在在哪呢?
解除“限制高消費”不久的沈暉剛剛在微博透露行程:
這周在國外出差,靜待花開。
“下周回國”嗎?
威馬借殼上市失敗
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發布公告,宣布相關各方同意終止收購威馬。先說明一點,這里的Apollo不是百度旗下那家,只是同名而已。
Apollo智慧出行對“終止收購”給出的解釋是:
全球市場震蕩,金融市場氛圍持續不確定以及短期經濟復蘇等商業因素。
簡單理解就是:大環境不好,算了吧。
公告并沒有談到具體因為什么導致了最終交易終止。
威馬不久后也通過官方微博表示,這是“威馬汽車自愿終止”。同時表示自己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東,將繼續支持其發展。
△圖源:微博@威馬汽車
威馬上市幾經波折,一度被外界視為“續命成功”之舉的借殼上市,還是失敗了。
威馬借殼上市始末與細節
威馬為緩解資金壓力上市,曾經進行過多方努力,2020年底試圖登陸科創板,2022年威馬汽車又向港交所發出申請,但最終都無果。
只得無奈借殼上市:
今年1月,Apollo智慧出行集團發表公告,將收購80.93%的威馬汽車股份,而威馬此前就是Apollo智慧出行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23.67%。
經過這次并購,威馬持股比例將升至68.26%。
同時,Apollo智慧出行將配售71.23億股股份,每股配售價不低于0.55港元(約合人民幣0.48元)。
預計配售所得款項總額約為39.1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3.9億),其中70%將用于發展威馬汽車設計、開發、制造,以及銷售高性能頂級超跑和智能電動乘用車等業務。
當時有接近威馬汽車的消息人士透露,Apollo出行和威馬汽車的交易對價已經得到香港聯交所審核同意,后續,Apollo智慧出行將對威馬汽車進行盡職盡調,調查預計會在2-3月內完成。
這在當時被視為一樁各取所需的交易:
威馬需要現金,Apollo需要工廠和銷售渠道。
Apollo本身就是汽車及其零部件銷售公司,當時計劃推出豪華智能電動乘用車。
造車需要工廠生產車,量產后需要銷售渠道賣車,已經降薪裁員的威馬為了度過難關,必須“分享”造車資質和公司資源來換取資金支持。
雙方官宣達成并購后,威馬董事長沈暉并沒有“松了一口氣”,他在第二天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造車八年,融資350億,此前故意拖欠一萬四,曾和蔚小理齊名,如今目標竟只是“活下去”。
風雨飄搖的威馬
債務難還,銷量不好,工廠停工,這就是威馬當前的困境。
先解釋一下前面提到的“故意拖欠一萬四”,其實就是沈暉被列為“老賴”的案件起因:
威馬拖欠一名前員工一個月多一點的工資,被告了,“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公司并沒有山窮水盡,但就是不想給,于是威馬汽車和沈暉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也就是俗稱的“老賴”。
不過,威馬汽車后來回應沈暉的“該限高令已撤銷”,并且將“有序還債”。
但從最近的消息來看,威馬還債意愿并不強:
8月7日,威馬汽車被強制執行7659萬余元。
8月11日,威馬被凍結股權60億元。
8月14日,威馬汽車被強制執行超5.9億元。
威馬現在的銷量也很難有還債的能力:
根據2022年的公開數據,威馬月均銷量大概在2700輛,后來威馬決定,停止公布月銷量。
沒人知道威馬現在一個月賣多少車,甚至不知道它還有多少車能賣。
△威馬M7,發布后便沒了下文
今年年初,威馬就被曝工廠停工,3月威馬汽車官宣要復產復工。
7月底威馬汽車發布了一張“出海”圖片,被外界認為是即將“復工復產”的信號。
車到底出沒出海不清楚,公司董事長確實“出海”了。
此前有消息稱,撤銷“限制高消費”沒多久的沈暉已不在國內,本人剛剛親自證實:
回來了嗎?什么時候回來?不會也是“下周”吧……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