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ChatGPT:英偉達冷眼旁觀 大伙其實是想炒股賺錢?
科技行業(yè)發(fā)展到2023年,“智能”成為關鍵詞。家居方面,科技企業(yè)為傳統(tǒng)家居插上了“智能互聯”的翅膀;汽車方面,雷軍等大佬認為自動駕駛是智能電動汽車決勝的關鍵點;就連聊天,現在人們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沖擊。
近段時間,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爆火于網絡,相關企業(yè)市值也一路飆升,科技巨頭爭相涌入,還出現了許多山寨版,率先在C端實現商業(yè)化,周鴻祎甚至稱搭不上ChatGPT的企業(yè)會被淘汰,可以說ChatGPT未來的潛力無限。
人們在覺得新奇的同時,也不禁擔憂:人類的某些工作會不會被它替代?有專家認為:ChatGPT其實并沒有創(chuàng)新性可言,其出圈的關鍵在于選對了落腳點。也有人認為,市場對于ChatGPT過于樂觀了。
為此,本次CNMO推出了“聊聊ChatGPT”系列專題,旨在讓大家更好、更全面地了解ChatGPT,而本文,要跟大家聊的是“企業(yè)們看中的是ChatGPT的潛力,還是只想炒股賺錢?”
ChatGPT的大熱,自然也讓無數科技巨頭注意到了其所代表的意義和所能夠發(fā)掘的潛力。因此,資本紛紛入局,讓不少ChatGPT相關的概念股大漲。
但是,質疑也隨之而來,ChatGPT是否如此值得被看好,資本入局的實際意圖究竟如何?是看中ChatGPT背后的潛力,所以搶先入局占據先機?還是單純只是借著這股火熱的“概念”,來拉升本公司的股價,來一次資本的狂歡?
ChatGPT有何潛力?
當前,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是最具潛力和值得關注的領域之一,而ChatGPT所代表的人工智能被廣泛認為將會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并為汽車行業(yè)帶來一次深刻的顛覆和變革。特斯拉CEO馬斯克也注意到了ChatGPT,并感慨它的危險和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通過ChatGPT來預測未來的全球第一大汽車公司,雖然ChatGPT并未給出具體的答案,但是卻提到了特斯拉和比亞迪這兩個名字,并指出電動汽車將會成為主流,這或許會是一次雙向奔赴。
而且,金融行業(yè)可能也是ChatGPT應用落地的重點領域之一。當前,招商銀行和財通證券等機構已經開始使用ChatGPT來撰寫文案和進行數據分析,其高效的自然語言文字處理能力和人工智能所特有的嚴謹與低出錯率非常適合用來完成這些需要進行大量數據分析的工作。但是由于ChatGPT對于英文的處理能力遠高于中文,所以實際上的應用文章是先編寫成英文再翻譯為中文的,未來中文類的ChatGPT或許會在這方面有更加不錯的表現,應用范圍也會更加廣泛。
英偉達冷眼旁觀
當前,針對ChatGPT展開行動的公司有很多。第一個自然就是ChatGPT背后的開發(fā)公司OpenAI了。ChatGPT的爆火讓這家公司迅速針對其進行商業(yè)化路線的布局。
在上個星期三,該公司正式宣布,將會基于ChatGPT推出ChatGPT Plus付費服務,該服務每個月的訂閱費用為20美元。訂閱之后,即便是在高峰時期,用戶也可以使用ChatGPT,而且ChatGPT的響應速度也比常規(guī)用戶要快。此外,訂閱用戶還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權,例如體驗新功能等等。
除了開發(fā)公司之外,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Meta等海外互聯網科技巨頭也注意到了ChatGPT。其中,微軟原本便是OpenAI的股東,在ChatGPT推出后又宣布擴大和OpenAI的合作關系,將糅合到必應搜索引擎中。而與微軟不同,谷歌則對ChatGPT非常警惕,其CEO桑達爾·皮查伊表示,將會圍繞ChatGPT全面調整谷歌在2023年的AI領域工作。此外,蘋果也即將舉辦AI峰會,或許便是感受到了來自ChatGPT的壓力。
可以看到,當前的很多海外科技公司都因為ChatGPT而行動起來了。不過,CNMO卻注意到了一個例外,這個例外也是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企業(yè),它就是英偉達。
據行業(yè)內部人士透露,雖然ChatGPT已經大火,讓不少人認為英偉達的AI芯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迎來銷售的高峰期,但是英偉達方面卻并沒有因此而加大自己在臺積電的4nm工藝晶片產出,這意味著英偉達方面似乎并不對ChatGPT有非常樂觀的預估。
發(fā)展是假 炒股是真?
不久之前,ChatGPT的開發(fā)公司OpenAI獲得了微軟公司的100億美元投資。而在這筆投資的背后,是OpenAI為了訓練人工智能和維持公司發(fā)展而產生的每年高達5億美元的虧損。
據悉,OpenAI每對ChatGPT進行一次訓練,即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ChatGPT運營的云成本,也在上億以上。其中,針對ChatGPT而進行的訓練需要大量英偉達所生產的AI芯片。根據瑞銀分析,ChatGPT使用了約1萬顆英偉達GPU來訓練AI模型。如果有很多公司想要發(fā)展自己的ChatGPT,那么英偉達的AI芯片業(yè)務就會迎來自己的春風。
雖然我們此前說過,內部人士表示英偉達并沒有擴大自己AI芯片的產出。但是在當前的ChatGPT浪潮之下,英偉達也確實是獲利者之一。
不久前,英偉達掌門人黃仁勛在參加加利福尼亞大學活動時便大贊了ChatGPT,表示它對于人工智能的意義類似于智能手機中的iPhone。黃仁勛當然有理由為ChatGPT進行宣傳,因為ChatGPT正在讓英偉達的股價一轉之前的頹勢,成為了當前半導體行業(yè)股價中的“逆行者”。
從年初到現在,英偉達的股價已經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實現了超過55%的增長。截止CNMO發(fā)稿前,英偉達的股價超過了212美元,市值超過了5000億美元。
英偉達股價
而除了英偉達之外,海外的谷歌、微軟、國內的百度等公司在近一段時期的股價也明顯受到了ChatGPT的影響。不久之前,由于谷歌Bard在問答中的失誤,從而導致了自己的市值在一夜之間狂瀉了7000億。而在國內,也由于AIGC、ChatGPT概念的持續(xù)火熱,三六零、海天瑞聲、云從科技股價較春節(jié)前均已經翻倍。
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到,ChatGPT當前對于這些科技公司的股價影響之大。在這種情況下,哪怕ChatGPT的商業(yè)模式尚不成熟,各大企業(yè)也必須拿出足夠的重視,否則便會引來投資人的質疑。
由此來看,或許各家企業(yè)確實意在ChatGPT背后的龐大潛力,但是至少當前,它們對于ChatGPT的動力也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股市的影響。
寫在最后
當前,ChatGPT的潛力確實值得關注,但是就如同曾經同樣大火的“元宇宙”一樣,ChatGPT也尚需足夠的考驗和更多的發(fā)展時間。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