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鳥”到“兇鳥”:幾千年來烏鴉到底經歷了什么?
烏鴉是什么?
是鳥界響當當的“惡霸”,古惑仔集體出街,也沒它這么能鬧騰。它們專門欺負更高大,更兇猛的動物。
比如拽尾巴毛。
圖源:網絡
比如搭便車。
圖源:網絡
比如蹬鼻子上臉。
圖源:網絡
比如以多欺少。
圖源:網絡
烏鴉,早已不是你家窗外電線桿上多嘴的黑色大鳥了,你對它的了解從此刻才正式開始。
01、兇鳥還是神鳥?
烏鴉最開始并不是厄運或不祥的象征,而是一種“神鳥”。
先秦時期,滿族的祖先肅慎人就有崇拜烏鴉的觀念,發展到了后世,烏鴉成為了滿族人信仰的神祇,是薩滿教中的重要內容。
圖源:網絡
滿族傳統的祭天儀式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立索羅桿,祭拜烏鴉,薩滿還會模仿烏鴉飛翔的步態,跳祭祀舞蹈。
今年8月份在新疆庫車蘇巴什佛寺遺址出土的7世紀彩繪舍利盒圖像,是當時薩滿教表演的巫舞巡回,可以看到上面有不少烏鴉的圖案。
庫車蘇巴什佛寺出土7世紀木制舍利盒蓋 圖源:澎湃新聞
在我國東北的烏蘇里江流域,蘇聯學者在 1955 年發現此處的金代土城舊址上,有烏鴉圖案的瓦礫。
在 1991 年第 180 卷第 3 號《國家地理》雜志,刊登了在尤卡坦半島科潘太陽神廟的發掘報告,也有極為罕見的人形扶桑圖和陽烏圖案。
因此說,人類對于烏鴉崇拜的信仰始于古老的東方,隨著人類的遷徙傳播到美洲大陸并且產生深刻影響。
烏鴉圖騰是北美印第安人的典型文化特征。
在北美洲的海達人舞衣上就繪制有烏鴉的圖案。在北美印第安人中,烏鴉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生靈,呼喚雷電風雨,帶來豐收與昌盛,戰勝邪惡,保護族民,其形象顯示了自然原型的品格。
圖源:網絡
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的傳統舞蹈太陽舞,舞者仍會佩戴裝飾扮演成烏鴉,載歌載舞。印第安部落的海達人繪制圖騰柱,仍是以烏鴉為主要圖案素材。
在印第安人居住的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oco)附近,至今保留著1000多年前修建的巨石建筑群遺址。這片巨石建筑群南北跨越 450 米左右,東西長達 1000 米,整塊巨石雕成的幾何圖形和方頭矮神神像整齊地排列在道路兩側。
最為宏偉的建筑是矗立在中央的一座高3米、寬 4 米的太陽門,門楣中心是一個矮身的神雕像,兩側則是烏鴉的雕像。
烏鴉在建筑設計中擔任的是類似武士的角色,起到了保護和庇佑人類的作用。
17世紀,人類開始現代化進程,烏鴉等大自然的“原始居民”逐漸成為隆隆機器下的犧牲品。
公元1666年的倫敦大火,成為烏鴉從神壇跌落為殉道者的起點。
倫敦橋下一家面包店的失火引發了持續一周的災難,燒毀了13000戶人家。烏鴉成群結隊從烏煙彌漫的城市上空盤旋而下,啄食街上遍布的烤焦的尸體——烏鴉食腐的特性被人類發現了。
有關倫敦大火的畫作 圖源:澎湃新聞《倫敦大火350周年:為什么英國人相信縱火者是天主教徒》
盡管在某種程度上,它幫助人類避免了一次瘟疫的爆發,但是在悲痛的居民眼里,這些烏黑的,嘰喳亂叫還啃食尸體的鳥,成了可惡丑陋的歹徒。
17世紀末,數量巨大的鴉族因和人類爭奪資源,被人類瘋狂獵殺。
1754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議會規定,每名拓荒者只有獵殺12只烏鴉,才能取得邊界線上的土地;在馬塞諸塞州,一只死烏鴉能換取一先令,相當于6塊錢。
希區柯克電影《群鳥》劇照 圖源:豆瓣
然而,強大的繁殖能力讓烏鴉有增無減,在希區柯克電影中也常見烏鴉與人類的沖突,聳立的煙囪噴出濃稠的黑云,伴隨黑壓壓的雅群迅疾掠過鋼筋水泥縫隙里的天空。
希區柯克電影《群鳥》劇照 圖源:豆瓣
烏鴉,從神鳥淪為令人討厭的兇惡之鳥。
02、聰明的有點“可怕”
“呼叫第七巡邏隊!呼叫第七巡邏隊!一個小女孩遭遇攻擊,面部、手臂受傷。攻擊動機:搶劫檸檬棒棒糖!”
6個星期之內,這已經是第三起類似襲擊事件了。
凌晨四點就發出嘶啞刺耳的噪音;垃圾被啄的遍地都是,一片狼藉的景象;甚至對電線下手,令整個街區斷電長達7個小時之久。
圖源:網絡
這不是電影,更不是都市傳說,而是日本東京所有街區都曾發生過的事,都是烏鴉干出來的“好事”。
明明是來自田野自然的烏鴉,適應能力可太強了,在城市里活的十分滋潤。
圖源:網絡
不僅出現了直接搶奪棒棒糖的行為,更是對街上各種各樣的食物展開掠奪,每天清晨,它們都會來一次真正的大掃蕩,把東京最繁華的街區變成一個大垃圾場……
圖源:網絡
你會好奇,烏鴉只有嘴和爪子而已,怎么能帶來這么大的破壞呢?
重點來了:烏鴉會使用工具。
比如從陽臺偷來衣架,它們可以用鳥喙隨心所欲地把衣架折成需要的形狀。
比如這個近期在某乎有人說:
圖源:網絡
烏鴉這智商,網友們直呼驚呆了。
2005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Louis Lefebvre曾經總結75年內世界各國發表的鳥類學論文,從2000次鳥類取食策略和學習行為的案例中,總結發現——
智商最高的一個類群就是雀形目鴉科鳥類。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新喀里多尼亞烏鴉(Corvus moneduloides) ,這種烏鴉不僅記憶力很強,具有發達的社會網絡結構,而且還因為其善于使用和制作工具而聞名,也是科學家非常關注的一個物種,其智商堪比眾多的非人靈長類。
雖然烏鴉的大腦很小,但是它的腦容量和身體比例卻是鳥類之最,一只5歲以上的老烏鴉,智力水平大概相當于7-8歲小孩。
此外,烏鴉是群居動物,它們的壽命長達15-20年,在群居生活中烏鴉們會相互交流學習彼此的生存經驗,甚至會將自己的智慧傳授給下一代。
即便是日本展開了滅鴉陷阱或搗毀鳥巢,但是烏鴉的數量并沒有停止增長,在鹿兒島市,烏鴉還和獵手們玩起了“空城計”。
圖源:網絡
自打開始清掃鳥巢,別動隊的人發現烏鴉的空巢越來越多,好像烏鴉們有意制造假巢,用來引開獵手,從而確保自己的后代在真巢中茁壯成長。
巴黎第五大學的鳥類智力研究專家達利拉·博韋并不十分驚訝,他說鳥類遠比我們想象的聰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理、學習和記憶,尤其是烏鴉,更加聰明。
希區柯克電影《群鳥》劇照。圖源:網絡
《科學》雜志發表過一項研究,烏鴉可以像猿類和人類一樣做到“未雨綢繆”。
研究人員最初訓練烏鴉使用工具打開一只箱子,打開后烏鴉會獲得一個獎勵。然后,研究人員取走箱子,重新給烏鴉提供工具和其他幾種不同的物體,最后才提供箱子。
研究人員發現,幾乎每只烏鴉度選擇了正確的開箱工具,15分鐘后,它們使用該工具打開箱子,成功率為86%。
當被給予不太理想的食物獎勵、各種不相關的物品和開箱工具時,烏鴉會選擇叼著工具等待箱子的出現,就為了獲得更好的獎勵。這也體現了它們非比尋常的自控能力。
科學家還通過一個物物交換系統來進行試驗,要求這些烏鴉用一個藍色塑料瓶蓋換取食物獎勵。實驗對象包括5只成年烏鴉,其中雌性3只、雄性2只。
研究人員表示,烏鴉的“以物易物”能力以及提前計劃使用工具的行為與猿類相似,這種行為也是在人類中常見的。
見識了烏鴉的聰明,下次遇到它們,可要繞道走,小心被欺負了。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