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親自掛帥:阿里就靠它了
摘要云計算一直是阿里的重要戰略,組織調整只能證明其重要性的提升。
阿里巴巴對阿里云的重視顯而易見。在全員信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張勇表示,將親自兼任阿里云智能總裁,并直接分管釘釘。
在 29 日發布的阿里巴巴全員信中,張勇進行了一系列組織調整,并將阿里巴巴的 2023 年的關鍵詞由 2022 年的「定」改為「進」,「我們更加確信,唯有發展才是硬道理」。
這種時刻,一把手親自掛帥,對阿里云的發展決心和重視程度無疑都提到最高。
「云」的重要性
阿里云戰略地位的提升已有預兆。
2021 年,阿里巴巴將最繁重的搜索業務搬上阿里云,至此,阿里成為全球第一家將所有自身業務 100% 搬上自家公共云的企業,甚至亞馬遜也尚未做到,對自家云計算技術的信心可見一斑。
也正是這一年,阿里云全年總營收跨上 1000 億元大關,在阿里集團內營收占比達到 10%,成為第二大營收板塊。
同時,阿里云實現了首次盈利,這不僅是繼亞馬遜后全球第二家宣布盈利的云計算企業,也是阿里集團內部第二個正式進入盈利的業務。
2022 年初,阿里三大戰略中原本的「高科技」直接被指明為「云計算」,「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成為最新版的三大戰略。
內部地位提升的背后,是阿里云在行業內技術實力的持續攀高。
在過去四年,在技術背景出身的張建鋒帶領下,阿里云以「重新定義云計算」的模式,構建出云計算的新型計算體系,并圍繞這一體系,推出多款核心自研產品,在自研飛天云操作系統的基礎上,構建出阿里云的第二技術曲線。
2020 年,阿里云率先提出了「云釘一體」,將釘釘與阿里云全面融合,創造出與 Win-tel 相似的云計算版「基礎設施+界面」模式。
作為幫助阿里云連接企業業務應用的平臺,釘釘升級為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雙平臺,下連基礎設施,上連應用,推出了低代碼的開發革命。
低代碼不僅掀起了全新的行業趨勢,而且快速推動釘釘邁向企業應用開發平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釘釘上的低代碼應用數突破 500 萬,比肩蘋果 AppStore 的活躍應用數量。這也成為阿里云連接企業的重要平臺,近年來,一汽集團等多家企業在采用「云釘一體」模式實施數字化轉型。
在技術層面,阿里云更是連續發布核心自研技術。
2021 年,阿里云發布了第一款自研 CPU 芯片倚天 710,實現算力性價比提升超 30%,單位算力功耗降低 60%,實現了在處理器芯片上的重大突破。
一年以來,搭載倚天 710 的云實例已在多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實現大規模應用。
不久前,阿里云再次發布一款里程碑式產品 CIPU,在數據中心內部替代 CPU 成為云計算的管控和加速中心,這意味著云計算的體系化創新已經深入到數據中心內部,并使阿里云形成了自研飛天+CIPU+倚天 710 組合的技術壁壘。
「主帥」坐鎮,戰略意義凸顯
回顧阿里云的歷史,一號位的任期往往是四年左右。
如果說創始人王堅創造了阿里云的從無到有,第二任總裁胡曉明開拓了商業成功,那張建鋒在任的四年中,帶領阿里云實現了多方面的技術突破,為阿里云打造了一個頗為集中的「技術突破期」,讓阿里云的內部戰略地位和行業技術地位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行癲(張建鋒花名)帶領全體阿里云小二在技術創新和行業影響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對阿里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張勇在 29 日的全員信中寫道,接下來,張建鋒將「帶領達摩院在科技領域繼續勇攀高峰」。
而對于阿里云的下一步來說,由張勇親自坐鎮指揮,不僅是一個宣示性的積極信號,也有著明確的投入和發展目標。
此前,在阿里財報中透露,2022 財年,阿里技術投入超過 1200 億元,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中研發投入最多的一家,為阿里云形成了頗為可觀的「技術研發壓強」。
以「進」為關鍵詞的 2023 年,對于阿里和阿里云都將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正如張勇在全員信中所說:2023 年馬上就要到來了,對新的一年我們都有很多憧憬。2023 年對阿里巴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希望所有阿里人一起用進取之心、集奮進之力,來迎接這全新一年。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