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華智融再闖深交所,超6成募資蓋總部大樓,毛利率連續下滑IPO前突擊分紅
繼2018年IPO被否后,近日POS機銷售商華智融再次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由創業板轉投主板上市。
超6成募資用來蓋樓,IPO前突擊分紅
此次IPO申報中,華智融計劃募集資金約3.74億元,相較于上次的4.31億元縮水約13.24%,并且募投項目也有較大的變更。
其中,華智融計劃募集資金約2.28億元投入"總部基地建設項目",主要是用于建設總部辦公大樓、研發中心和信息化系統,占總募資金額的比重約為61.02%。具體來看,華智融僅預留2685萬元用于研發費用,其余資金均用于場地、設備等購置。
而前次IPO是主要的募投項目為金融POS終端產品擴產項目,此次也變更為"惠州POS終端擴產項目",計劃使用募資金額也降為6575.96萬元,占比僅17.59%。華智融預計項目達產后,將新增100萬臺POS終端生產產能,較前次的擴產180萬臺產能計劃減少了約44%。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期間,華智融的自有POS機產能均為120萬臺,但期間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8.17%、115.94%和89.18%,波動幅度較大,2022年第一季度產能利用率則下降至63.97%。
此外,華智融還計劃募集資金8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不過另一邊公司卻在IPO前突擊進行大額分紅。2021年3月、2022年6月和9月,公司進行現金股利分配分別約為4226.38萬元、2144.74萬元和3002.63萬元,累計分紅金額達到約9373.75萬元。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楊曉東直接持有華智融35.37%股份,其配偶方倩倩直接持有公司2.56%股份。同時方倩倩擔任靖東投資、融家投資及東倩科技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公司10.56%股份。
最終,楊曉東及方倩倩二人合計控制華智融48.48%股份,共同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而以持股比例計算,簽署分紅近半則歸入了實控人夫婦囊中。
除此之外,自2021年以來,楊曉東的侄子、兄長、外甥、侄女等親屬開始出現在股東名單中。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均為華智融第一大供應商的深圳市金雷曼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6月時通過受讓中鑫招商持有的部分股份,成為華智融持股0.73%的股東。
毛利率連續出現下滑,生產依賴外協加工
從公司本身來看,華智融是一家電子支付產品及支付解決方案的專業提供商,公司主要開展金融POS終端產品及相關軟件的技術研發、生產、銷售業務。
在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1-3月的報告期內,華智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為9.12億元、12.24億元、11.47億元和2.68億元,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約為5578.48萬元、1.18億元、9387.31億元和1872.93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名客戶均為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收單外包服務機構,累計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65%、57.95%、38.86%和54.2%,客戶銷售集中度較高。
2020年開始,新冠疫情加速了非接觸支付在海外市場的普及,帶動了海外市場對POS產品需求的增長,進而促使海外電子支付用戶的數量不斷增加,華智融產品銷售重心也有所偏移,海外市場也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長來源。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境外收入分別約為1.57億元、1.93億元和3.75億元,入占比分別為17.22%、15.78%和32.76%,保持穩定增長。同期公司產品境外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7.57%、41.30%和32.77%,遠高于境內銷售的20%左右的毛利率。
因此,在面對芯片緊缺時,華智融選擇優先滿足毛利率較高的NEW7210、NEW9210、NEW9220等海外訂購機型,適當減少了NEW7220、NEW6220等以國內市場為主的機型,使得NEW7220、NEW6220的銷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58.18萬臺、264.07萬臺,但最終使得2021年公司營利出現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綜合來看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4.9%、20.17%、20.15%和17.53%(2020年之后剔除運輸費用),境內外產品毛利率均下滑趨勢。
報告期內,華智融的產品采用自有產能與外協加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生產,但主要產量還是依賴外協加工廠商。期間公司產品產量分別為864.95萬臺、1142.03萬臺、855.8萬臺和212.8萬臺,相較于公司現有的年產120萬臺產能來看,絕大部分產品還是來自外協生產。(藍鯨上市公司 徐曉春 xuxiaochun@lanjinger.com)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