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比蘋果更強!華為北斗衛星消息實測:手機無網絡也能報平安
一、前言:浪漫情懷 我國自主北斗衛星導航普及神速
北斗衛星全球系統的誕生,宣告了我國擁有了自主的衛星導航,是繼GPS、GLONASS之后第三大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告別了對國外定位系統的依賴。
北斗的芯片、模塊、天線、板卡,還有軟件、算法等,都是完全自主研制,它具有國際搜救、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六大特色服務。
根據官方的報道,截至今年6月,北斗終端數量在交通運輸營運車輛超過800萬臺,農林牧漁業達到130余萬臺,再算上政企使用,北斗使用的規模可以說是全面開花。
經多年發展后,北斗已在航空、海事、應急、自然資源等多個重要領域實現成熟應用,如今終于走入了智能手機。
北斗這個名字也非常浪漫,自然源自"北斗星",是我們老祖宗在航海、出遠門時在夜間用來辨識方位的重要幫手,從遠古時起就陪伴我們到現在。
司南也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導航裝置,與北斗星兩者結合既彰顯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又象征著衛星導航系統星地一體,為人們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的行業特點,同時還寓意著中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名字—北斗。
我們就使用華為Mate 50 Pro作為測試機,作為最值得關注的北斗衛星消息功能,就是余承東在發布會講到的"一生用一次,一次續一生"。
這個功能但凡是用上了,可能就是非常緊急的情況,很可能會在一些意外情況因此獲救。
下面為華為手機北斗衛星消息實現方案的解析:
1、通訊衛星基本信息
按照通信衛星運行的軌道不同,衛星通信系統可分為:低軌道(LEO)衛星通信、中軌道(MEO)衛星通信、高軌道(GEO)同步衛星通信。
北斗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其中空間段由3顆GEO衛星、3顆IGSO衛星和24顆MEO衛星組成。
GEO衛星軌道高度35786km,軌道傾角為0度,軌道周期與地球的自轉周期相同,單星就可以覆蓋較大的區域,3顆衛星就可以覆蓋到亞太大部分地區,IGSO衛星軌道高度與GEO衛星相同,軌道傾角為55度。
2、華為機型支持北斗衛星實現方案
華為采用的就是高軌道衛星方案,衛星距離地球3.6萬公里,但華為沒有通過額外擴展天線就做到了,比蘋果的低軌衛星的方案難度更高。
這其間的主要難點是,衛星越高,就意味著發射信號的傳輸損耗越大,地面發射的信號更加難以被衛星接收。
地面設備連接衛星設備就需要強大的發射功率,但手機輕薄的機身就決定了其無法實現。
首先需要面對硬件功率不足的問題。華為在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手機中開發了包括高功率PA、低損耗射頻鏈路,以及收發方向圖一致的天線設計,有效提升手機長距離通信功率,減少手機與衛星之間通信的信號損耗。
在算法層面,華為還設計了全新的編解碼算法,引入高增益的Polar編碼方案,從而降低衛星通信傳輸過程中的干擾和噪聲,提升信號解碼率。
在完成了技術準備后,為了驗證衛星通信技術的可用性,華為還建立起了完整的測試、驗證的閉環。從研發到面世,華為整整努力了15個月。
3、華為和iPhone衛星消息差異
再說作為同樣搭載衛星通訊的競爭對手蘋果,iPhone 14系列也可以用來發緊急短信和SOS求救信息,但iPhone 14系列實現方案和華為并不相同。
iPhone 14系列使用的是低軌道 (LEO)方案,通過衛星發出的緊急SOS僅限于向緊急救援人員發送緊急短信,不能用于向朋友和家人發送短信,而華為機型是完全可以自定義聯系人的。
并且iPhone 14系列目前只限于美國和加拿大體驗,國行用戶自然是無法使用上的。
雖然蘋果背靠的是24顆低軌衛星,飛行高度1414公里,但定位精準度非常不友好,需要用戶走動來定位到衛星,在使用便利性上自然是遠不如華為的高軌衛星方案,華為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機型只需在空曠闊處,挪動手腕即可完成定位。
現在,我們就來實際體驗下華為手機的北斗衛星消息。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