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調整、高層震蕩、虧損加劇,蘑菇街押注直播業務仍難自救
2020年,蘑菇街可謂流年不利,業績“虧損加劇”、核心高層接連出走,日前又陷入裁員風波……
針對裁員一事,蘑菇街相關人士對藍鯨TMT記者表示,本次人員優化主要集中在技術部門,這是基于業務結構的正常調整。對方強調,未來蘑菇街將更加聚焦直播電商行業。
可見,“直播電商”已被蘑菇街視為最關鍵的救命稻草。但業內人士指出,蘑菇街此前數次轉型均不理想,業績不振之下押注電商直播業務,卻面臨阿里、抖音等平臺的競爭,要想突圍并不容易。
蘑菇街陷用人困境,高層震蕩后大規模裁員
日前,網傳蘑菇街創始人陳琪發給全體員工一封內部信,稱為更加聚焦以直播購物和品牌特賣為主力的核心業務,蘑菇街將對部分業務進行優化調整,預計裁員140人。據悉,目前蘑菇街員工有1000人左右,若按此計算,本輪裁員比例約為14%。
對此,蘑菇街相關人士對藍鯨TMT記者回應稱,該消息屬實,這是公司做出的艱難決定,除了n+1.5賠償之外,公司還為這些同事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該人士透露,本次優化主要集中在技術部門,這是基于業務結構的正常調整,蘑菇街將更加聚焦直播電商行業,所以優化掉部分非強相關業務。目前市場部、運營部仍在招聘。
除了裁員調整之外,蘑菇街的核心管理層也早已開始動蕩。稍早之前,蘑菇街接連發布兩則公告,透露出公司高級副總裁曾憲杰及CFO吳婷均因個人原因而相繼辭職。
另有可靠消息稱,即便是當前蘑菇街最被重視的直播業務,也正在經歷人事變動。有消息稱,其直播業務負責人金婷婷(花名洛伊)已于近期離職,她本人也在朋友圈發文表示“過去暫告一個段落”。
金婷婷離職后,直播業務由誰負責?這次人事變動對蘑菇街的直播戰略及直播業務將產生什么影響?公司如何應對高級人才流失問題?藍鯨TMT記者向蘑菇街方面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對蘑菇街來說,核心高層接連離職,再加上如此大規模的裁員調整,無疑凸顯了其用人困境,難免讓外界對該公司的經營策略及用人策略產生懷疑。
活躍買家逐季下滑、財報虧損加劇,蘑菇街跌成“仙股”
在業績及股價層面,蘑菇街近期表現不盡如人意,令人擔憂。
根據蘑菇街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2020財年Q3(自然年度為2019年第四季度)呈現營利雙降的特點。當季總營收約為2.7億元,同比下降26.6%;當期凈虧損16.63億元,約為上年同期4220萬元虧損額的40倍;調整后的凈虧損為9560萬元,同比由盈轉虧,上年同期盈利1370萬元。
蘑菇街表示,這主要是2016年2月收購美麗說產生的商譽減值影響的,但調整后凈虧損為9560萬元是報告期內市場費用投入過大導致的,當期市場費用率高達77.41%,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63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蘑菇街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現金和短期投資為11.913億元,較一季度末下滑20%;截至2019年3月31日,這一數據為14.897億元。
本次財報最亮眼之處,在于其直播業務的表現。根據財報,蘑菇街當季GMV(商品成交總額)同比增長8%至62.99億元,其中,直播業務GMV同比增長99.5%至達33.52億元,在平臺總GMV的比重首次過半,達53.2%。
不過,同期蘑菇街活躍買家同比下降超兩成,約為2660萬,距離巔峰時期的6000萬活躍買家數已縮水超過一半。更重要的是,這一核心指標至今已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滑,意味著蘑菇街的活躍用戶正在持續流失,這對電商平臺而言無疑是沉重的一擊。
受業績不振影響,在財報發布當天,蘑菇街股價暴跌29.7%,經歷了其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截至4月17日收盤,蘑菇街報1.04美元/股,快跌成“仙股”;總市值則跌至1.11億美元,較峰值時期已蒸發超九成。
“目前來看,蘑菇街最新一季的業績亮點不足,且用戶數下滑和連年虧損都是硬傷,其整體基本面依舊疲軟。”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蘑菇街當前的處境每況愈下,若不及時補救,上市一年半就要面臨著退市的風險。
直播電商競爭慘烈、監管趨嚴,直播業務難成救命稻草
回顧蘑菇街的發展歷程,“轉型”可以說是其成長的關鍵詞。上線于2011年的蘑菇街起初僅是一個消費分享社區,2012年其開始首次轉型,依托淘寶做導購平臺,但這一業務在次年便遭到淘寶“封殺”。
隨后,蘑菇街再次轉型,將目標用戶瞄準時尚的年輕女性。不過,當時淘寶、天貓和京東等巨頭瓜分了大部分市場份額,美麗說、唯品會、小紅書等平臺也給蘑菇街帶來一定壓力,其生存環境非常不易。
直到2016年蘑菇街與美麗說、淘世界合并,三方共同組成美麗聯合集團,蘑菇街才迎來轉機。自此,蘑菇街“榜”上騰訊,并因此得到微信錢包和QQ錢包入口等戰略級支持,可惜這也沒有帶來顯著的導流效果。
在此期間,蘑菇街開始嘗試網紅直播業務,成為最早布局直播電商的平臺之一。如今,其已將業務重心放在直播電商板塊,外界普遍認為,直播業務正成為蘑菇街能否絕境逢生的關鍵。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指出,當前電商直播已成為各大電商平臺角逐的新方式,抖音、快手以及各類直播平臺的快速崛起,也讓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在這樣一個特殊環境中,蘑菇街如何從中突圍變得尤為重要。
莫岱青表示,蘑菇街較早進入直播行業卡位,為其爭取了有利位置。“內容+直播+電商”讓蘑菇街更加立體化,其對供應鏈的升級、品牌的擴張等,也促使其直播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不過,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直播電商的門檻很低,有實力的入局者非常多;而蘑菇街的資源不如淘寶、抖音等平臺,想要突圍并不容易。
沈萌指出,對圍繞“直播”模式的平臺來說,其真正的核心價值在主播;如果主播沒有獨特的消費粘性,直播業務將很難開展。而圍繞“電商”模式的平臺,并不十分依賴頭部主播,若主播數量不具優勢,也很難促使直播業務更好地發展。蘑菇街在這兩方面都沒有明確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消協發布《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六成消費者擔心商品質量,超過四成消費者擔心售后問題。從問題性質看,主播夸大和虛假宣傳、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被提到的次數較多;其中,蘑菇街平臺涉及廣告極限詞情況較為明顯。
從直播電商行業角度看,未來這一領域所面臨的監管壓力大概率將有所增長。總體而言,直播業務恐怕難以成為蘑菇街的“救命稻草”。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