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英語發言口誤引發誤會 俞敏洪曾點評馬云雷軍英語水平
作者:龔進輝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企業一把手、二把手公開國際亮相、參與行業對話的機會比以前多得多,此時學好英語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英語不過關,輕則鬧出笑話,重則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誤會,滴滴總裁柳青對此深有體會。
上周,柳青在參加彭博論壇時說錯一個詞,結果這個口誤引起了不小的誤會,事后她連發兩條微博出面澄清,希望大家別生氣、多多海涵。
柳青透露,自己在回答外國主持人問題時,想更生動地描述中國市場經濟健康,強調和其他市場相比,中國企業面臨更高的社會期望,需要想盡辦法滿足消費者,才可能站住腳。
“中間我想表達中國消費者是‘最被寵愛’的消費者,用了‘the most spoiled consumers in a good way’來形容,但翻譯如果只看前半部分就成了‘最被寵壞’的。”她解釋道。
柳青直言,怪自己想抖包袱卻沒抖好。她還特意強調,在網約車行業,滴滴還遠遠沒做到對用戶寵愛,會繼續努力。
次日,盡管誤會很快得到化解,但內心仍感到不踏實的柳青又解釋了一番。她表示,自己經常遇到關于中國市場經濟的各種疑問,后來發現表達越生動對方越信服。然而,在回答主持人英文問題時,生動地把自己給坑了,也給大家添堵。
“我會努力嘗試提升我的表達能力,希望能在不引起誤解的同時還是保持真誠生動。但偶有誤操作,也請大家多多海涵。”柳青說道。
翻開柳青履歷,北大計算機系畢業、國際投行高盛工作多年,典型的學霸、職場精英,按理來說其英文水平不差。不過,她畢竟不是在天天講英語的外國大環境下長大,而是靠自己后天努力鉆研才積累一定的英語聽說功底,部分單詞無法理解透徹情有可原,才會馬失前蹄。
在我看來,人難免會犯錯,柳青口誤引發誤會可以理解,不應過于苛責,及時向公眾消除誤會即可。當然,為了避免下次再犯這種低級錯誤,柳青的確需要加強英語學習,尤其是公開發言應三思而后行,遣詞造句慎重慎重再慎重,爭取做到自己心中有數,才能讓人信服又不失生動。
對了,說到英語,就不得不提四個商業大佬:俞敏洪、馬云、劉強東和雷軍。俞敏洪是英語老師出身,英語口語流利程度自不必說,他曾點評馬云、劉強東和雷軍的英語水平。
馬云時常出席各種國際場合,操著一口正宗、流利的英語,堪稱中國企業家的一張亮麗名片,沒人會懷疑他的英語表達能力。俞敏洪給予極高評價,希望面向世界的中國企業家能夠像馬云一樣侃侃而談,這對于提升公司國際化形象起到積極作用。
2014年京東上市前夕,英語不好的劉強東特別焦慮,“之前沈皓瑜(時任京東商城CEO)和黃宣德(京東CFO)來擔任的英文翻譯,但是他們會漏掉我20%到30%的內容。”為此,他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用英語演講。半年后,劉強東在京東上市慶功會上來了段10分鐘英語演講,英語首秀效果不錯,他自嘲講的是宿遷英語。
2017年9月初,劉強東在接受美國CNBC采訪時全程飆英語,英語表達能力突飛猛進。“劉強東在接受外媒采訪之前還去國外故意去學了一段時間”,俞敏洪從專業角度點評道,劉強東不是外語出身,敢于用英語接受采訪勇氣可嘉。
至于雷軍,則因個人單曲《Are You OK》而一夜爆紅,俞敏洪認為雷軍比較勇敢,因為其口語確實不好,“換成我打死也不上臺”。隨后,他話鋒一轉,高情商地替雷軍解圍,稱雷軍在小米印度發布會的表現沒有帶來壞影響,因為印度人英語口音很重,聽不出來雷軍講的英語是好還是壞。
盡管劉強東和雷軍英語底子并不好,但進步空間大,俞敏洪對他們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水平不斷提高予以肯定。不得不說,在全球化浪潮日益盛行的今天,企業家學好英語真的很重要,別再拿工作忙、沒時間當英語不好的借口,否則英語水平停留在“Are You OK”的初級階段。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