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手機可能是5G的過渡 形式大于意義嗎?
【藍科技】祁浩然
“折疊屏”手機成為2019年的熱詞之一,但其很難在未來大熱起來。和5G相比,市場對5G的期待超過折疊手機?;蛟S,折疊手機只是5G的過渡。
2月20日,三星宣布推出Galaxy Fold,四天后,華為就推出了Mate X,兩款產品都采用了柔性屏幕,并可以折疊反轉。
隨著兩大頭部廠商三星和華為折疊手機的推出,其余廠商也紛紛曝光出自己品牌的折疊屏手機技術,由是,瞬間引爆了手機行業。眾多專家也紛紛表示,手機折疊技術將會是未來手機發展的方向之一。
包括OPPO、vivo、聯想等在內的手機廠商的折疊屏信息一時間也在網絡上“風起云涌”。其中,聯想更是采用了兩個單獨的鉸鏈。如果使用上鉸鏈進行折疊,那么可以幾乎完全折疊。如果使用下鉸鏈進行折疊,則會保留一部分的屏幕,可以快速查找某些內容或查看傳入的通知或消息。
然而折疊屏會成為今后手機的發展方向之一嗎?消費者又會為折疊屏而進行買單嗎?從當前的市場分析,藍科技認為對折疊手機不宜過早有定論。
首先從價格方面來看。已知的兩款手機三星Galaxy Fold以及華為Mate X,在推出時的市場售價分別為:1980 美元和2299歐元。這樣的價格以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已經超越了當前旗艦機價格的2倍。
如此高的售價,一方面看出來折疊屏幕成本的昂貴,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在當前三星和華為并沒有把手機創新方面的賭注壓在折疊手機上。畢竟如此高昂的售價,即使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也不是短時間可以回落下來的。只有達到規模效應時,成本才會降低。
其次,從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上來看,智能手機對于消費者而言,其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捷。對于折疊屏手機來說,其所采用的柔性屏幕設計確實驚艷,但實用性并沒有得到質的突破。
根據網絡公開數據顯示,華為Mate X展開后是8英寸的平板,折疊之后是6.6英寸;三星Galaxy Fold展開后的尺寸是7.3英寸,折疊后的外屏是一個4.7英寸的小屏。
對于當前屏幕平均6.5英寸為主的手機市場上,折疊屏幕在沒有明顯增大的情況下,厚度則是原來的2倍,更加不便于隨身攜帶。并且折疊屏主打的一個觀念就是將電腦轉移到手掌之上,然而由于手機所存在的局限性加之屏幕沒有顯著的變化,折疊屏很難說會成為一個全新的風向,但概念和形式則是全新的。
其三,從內容兼容以及使用方面來看。眾所周知,安卓系統在手機方面的能力無可厚非,但是其平板軟件生態、新系統下的屏幕配置以及兼容性等問題,一直是安卓系統較為孱弱的方面。而折疊屏的發布也是對安卓系統的弱點進行了無限的放大。
同時,對于折疊屏來說,其使用的材質能否應對日常的磨損?手機貼膜該如何進行?大屏幕下,手機的續航能力應該怎么解決?種種的細節問題中,折疊屏手機并沒有給出一個相對完善的答案?;蛟S,這也標致著,折疊屏的成熟度遠遠沒有達到可以發售的地步。
對于三星和華為來說,藍科技認為,其推出折疊屏的目的也是為了搶占行業制高點的作用更加明顯。
其實,對于當前的技術來說,我們與其期待折疊屏手機的發布,更不如多關注一下5G手機的動態?,F如今5G手機已經進入市場進行售賣,在網絡提速之下,5G時代,手機是否會迎來顛覆性的創新,這是很多人的期待。
對于折疊屏,既然連iPhone都沒有考慮過這種形態的手機,那么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方面也就不用太過于關注了吧。
(圖片來源:大作)
本文原創于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