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現隱憂:營收增速再創新低 全球化布局存短板
作者:龔進輝
今晚,阿里在開盤前發布2020財年第一季度(2019年4月1日-6月30日)財報,收入達到1149.24億元,同比增長42%,經調整EBITDA同比增長34%。其中,云計算業務成為其第二大營收來源,達到77.87億元,低于分析師預估的8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6.98億元增長65.7%。
阿里云單季營收增長65.7%看似很高,但與前幾年三位數增速相比失色不少。在擅長商業化的時任阿里云總裁胡曉明操盤下,從2016財年開始,阿里云實現了同比三位數的增幅,不過這一局面從2019財年起便出現微妙的變化,營收增速開始回落,四個季度營收增速分別為93%、90%、84%、76%,2020財年Q1更是創下新低,降至65.7%。
明眼人都看得出,阿里云營收增速放緩,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常年占據中國市場榜首。分析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Q1,阿里云在中國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至47.3%,在亞太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是亞馬遜和微軟總和。
隨著阿里云規模越來越大,營收想要繼續保持三位數增長,難度可想而知,增速放緩在意料之中。這代表阿里云已經從營收高速增長初期,進入到業務相對成熟的穩定期。一位瑞杰金融分析師在2018年5月的報告中預測,2019年阿里云增長率將下降至87%左右。
現在看來,這位金融分析師還是想得過于樂觀,阿里云營收增速已跌破七成,不排除繼續下跌的可能,全年增長率很有可能維持在六成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IDC發布的最新報告與Canalys有所出入,阿里云在國內市場占據43%的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微降0.3%。無論是穩步增長還是小幅下降,都不妨礙阿里云制霸國內公有云市場。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阿里云可以高枕無憂。
目前,國內云計算市場被巨頭把持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阿里、騰訊、中國電信、亞馬遜AWS、百度和華為占據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這意味著,云計算市場馬太效應加劇,中小玩家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而頭部玩家之間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
換言之,未來無論阿里云擴大市場占比還是守住領先優勢,與騰訊、中國電信、華為等玩家上演激烈廝殺在所難免。除了老對手騰訊云,1年猛增33倍、首度殺入國內前5的華為云,也是阿里云必須正視的潛在勁敵,華為云曾讓其在國稅總局公有云租用項目上吃了癟。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云在云服務廣泛覆蓋和企業戰略方面有進步,但在服務的深度、端到端細分客戶場景覆蓋和全球市場拓展上仍有不足。
以全球化為例,美國是全球公有云最大的市場,阿里云自然不會放棄這塊誘人的大蛋糕,2014年、2015年先后在美國硅谷、弗吉尼亞部署數據中心,通過提供大幅折扣以吸引客戶切換服務的方式,著眼于從亞馬遜AWS,谷歌云平臺和微軟Azure的市場中爭得一杯羹。
不過,阿里云的美國擴張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去年9月,外媒The Information爆料,在強悍的對手競爭下,阿里云在美國的業務重點有所變化,從服務美國公司轉變為服務在華需要云服務的跨國公司。如果爆料屬實,那這一調整可能會阻礙阿里云沖出亞太,走向全球云市場的雄心。
對此,胡曉明曾回應道,“作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阿里云會繼續推動在美國的發展,幫助中國的公司進入美國市場,同時推動美國的公司在亞洲發展。阿里云不會減少對美國市場的投入。”不過,他在作出這番表態2個月后便被調崗,而他的繼任者張建鋒對于拓展美國市場并沒有表現出格外重視或興趣濃厚。
如今,時隔近1年,阿里云的業務重心仍在亞太市場,在歐洲市場也有所突破。不過,其在北美和拉丁美洲的業務仍然相對較小,存在明顯短板,未來需要用過硬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依稀記得胡曉明在2015年放下豪言,稱到2019年阿里云可以在全球云市場上匹配甚至超越亞馬遜AWS。如今,他已不再是阿里云一把手,不管他的繼任者張建鋒是否承認這一Flag,阿里云想要在今年趕上亞馬遜AWS,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打臉板上釘釘。
眾所周知,亞馬遜AWS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先實現盈利的公有云廠商。2019年Q2財報顯示,其收入高達83.8億美元,約合589.8億元,同比增長37%,遠超同期阿里云的收入,后者連亞馬遜AWS的零頭都不到。二者營收基數不在一個量級,即便阿里云增速高于亞馬遜AWS,縮小巨大差距也是朝夕之功,這是多么殘酷的現實。
放眼未來,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全球市場,均遠未達到飽和狀態,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整體來看,阿里云面臨的機遇大于挑戰,其想要在今后比肩亞馬遜AWS,必須在作為全球公有云第一大市場的美國取得實質性突破,并在拉丁美洲等薄弱區域有所進展,只有實現均衡發展才能與亞馬遜AWS有得一拼,而不是一直停留在亞太市場這一舒適區。
可以確定的是,無論誰當一把手,阿里云追趕亞馬遜AWS都注定任重道遠,且行且珍惜。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