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已來,現在入手5G手機到底合不合適?
近期炒的最熱的就是5G手機了,華為、中興等品牌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5G手機,售價基本在5000元上下,相信很多希望嘗鮮的童鞋都開始摩拳擦掌了。不過,現在到底是不是入手5G手機的最好選擇,且聽小編給你分析分析。
1:SA/NAS,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必這個話題是大家聽的最多的了,但是仍然有許多人不明白這兩個關鍵詞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小編先從這點入手,從最基礎的講起。
獨立組網模式(SA):指的是新建5G網絡,包括新基站、回程鏈路以及核心網。SA引入了全新網元與接口的同時,還將大規模采用網絡虛擬化、軟件定義網絡等新技術,并與5GNR結合,同時其協議開發、網絡規劃部署及互通互操作所面臨的技術挑戰將超越3G和4G系統。
非獨立組網模式(NSA):非獨立組網指的是使用現有的4G基礎設施,進行5G網絡的部署。基于NSA架構的5G載波僅承載用戶數據,其控制信令仍通過4G網絡傳輸。
好吧,這是官方解釋,很多人或許聽不懂,小編特意請教了通信行業大咖
先跟大家解釋幾個專業術語
控制信令:就是用來發送管理、調度資源所需的信令的通道。
用戶數據:直觀理解就是發送用戶具體的數據通道。
用戶數據和控制信令是完全分離的。
而NSA代表用戶使用5G技術,但是所有控制信令都使用4G技術發送,也就是說NAS將利用現在的4G核心網。簡單理解就是單通,然而缺點也很明顯,5GNR應用頻段更高,覆蓋范圍更小,現有4G網絡密度無法滿足5G覆蓋,而且也無法滿足5G對于時延和傳輸可靠性的要求。對于用戶來說直觀感受就是信號差,網速慢。
SA則是全部重建,為5G全新創建核心網,控制信令和用戶數據都使用5G網絡承載,而且能夠實現5G的低延遲和高網速。
相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選擇什么了吧,肯定是SA了。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家大力發展SA了。未來三大運營商都不會采用NSA。
而目前發布的5G手機除了華為的手機,其他都采用的驍龍X50基帶,而這個基帶并不支持SA,也就是說現在的5G手機,用一陣可能就用不了了。華為的巴龍基帶雖然支持,但是也有很多限制條件,且看后文分析。
2:外掛基帶,性能差,功耗大
前面我們說了,目前的5G基帶除了華為,其他都不支持SA。那么很多朋友肯定會說,那我買華為的不就行了。還是可以入手啊,這跟你的標題不符啊。所以小編接下來要跟大家說為什么現在不建議買的第二個原因——外掛基帶。
眾所周知,業內外掛基帶用得爐火純青的非蘋果莫屬,A系列一直是外掛基帶的忠實粉絲,原因很簡單,為了提高性能,盡可能地利用CPU。這樣做的確讓A系列處理器的性能一直傲視群雄,可是大家也別忘了蘋果信號差是出了名的。
所以有的就有失,這個觀點完全可以延用在5G初期芯片上。先跟大家看看目前已商用的兩款5G基帶,驍龍X50和巴龍5000。
驍龍X50:
1、只支持NSA,不支持SA
2、只支持NR-TDD,不支持NR-FDD
3、不支持NR上下行解耦、不支持NR載波聚合
4、28nm工藝,工藝落后,功耗大、發熱多5、不支持26GHz毫米波頻段(中國的毫米波頻段預計分配為26GHz和39GHz)
巴龍5000:
1、支持SA/NAS,并且采用7nm
2、必須和一個AP搭配使用。也就是說必須配合SOC使用,以麒麟980為例,SOC里面已經集成了2G、3G、4G基帶,如果外掛巴龍5000的話,反而屬于"重復建設",既會加大成本和功耗,又會擠占手機內原本就非常狹小的空間。
我們拋開驍龍X50不看,巴龍5000固然是目前最優選擇,但是其重復建設導致增加功耗和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并不劃算。而且在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空間,加入外掛基帶勢必要增加重量或者閹割電池容量,這兩點對于消費者來說都不是很好的選擇。
科技有話說:
5G時代的確離我們越來越近,未來也會有很多芯片上推出5G基帶方案,聯發科、紫光、三星的芯片都會出來,性能會越來越優,價格也會越來越低。
所以現在入手5G手機,并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我還是建議大家再等等,等等更好的解決方案出來,現在4G也夠用,誰都希望獲得最好的體驗,不是嗎?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