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電視為何被人遺忘?
【藍科技】祁浩然
中國還有多少消費者記得飛利浦?
盡管這是一個擁有將近130年歷史的品牌,但并不代表著中國消費者對這個品牌會有更多的忠誠度,越來越多的人對飛利浦的印象正在淡化。
現在,國產電視品牌海信、TCL、長虹、創維已經成為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首選。即使外資品牌,索尼、三星、LG也比飛利浦更有優勢。
但沒有任何一個品牌愿意錯過中國這個市場,飛利浦在中國正試圖用新品復盤重新吸引用戶。
7月1日,飛利浦正式推出全新歐風系列,致力于引領歐系電視消費新潮流,打造純粹的歐式新視界致美生活。
飛利浦電視曾在中國市場紅極一時,但由于飛利浦對中國市場的閱讀能力較弱,再加上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技術上的不斷完善,因此,飛利浦逐漸走了下坡路。
根據網絡數據整理顯示,飛利浦電視在中國內地占有率從2004年的7.09%一路下滑,至2011年前4月,其市場份額僅剩下1.21%。直到2014年被冠捷接手后飛利浦才呈現復蘇的跡象。
2015年隨著電商銷售興起之際,飛利浦電視轉攻線上渠道,隨后與京東、天貓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業績突破,2015年飛利浦中國區的電視業務扭虧。
然而依靠線上市場重新崛起的飛利浦電視,在2018年上半年的線上市場遭遇零售量和零售額雙雙大幅下滑。根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和中國電子報聯合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飛利浦電視在線上的零售額份額位次從上年(2017)同期的第七名跌出了前十名。
2018年,中國電子報文章《占比44%的線上彩電市場誰還敢不重視?反例榜樣全在這里了!》報道指出,2018年上半年飛利浦在線下雖有增長但增幅不大,總體份額更是不到1%,而且其電視產品在線上線下的均價差別不大(遠低于平均均價差距)。
從上述數據來看,飛利浦電視可謂是命運多舛,在不斷的起起伏伏之中,如今在中國市場已經逐漸的沒落。而究其原因,藍科技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其一,飛利浦電視品牌力走弱。飛利浦在歐洲甚至在全球知名度都非常高,但在中國,飛利浦電視在經歷過短暫的高光時刻之后開始走弱。
中國品牌的崛起固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另一個層面看,作為一個老品牌,有著歐洲血統的飛利浦電視卻沒有完全讀懂中國消費者,因此,即使在中國彩電行業快速發展階段,飛利浦的聲音都贏弱很多,這也是其彩電行業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沒有人記得飛利浦?;蛘哒f,消費者購買電視時,飛利浦的選擇可能排第八位或者還要靠后。飛利浦并沒有多少讓人能記得住的地位,他的特征似乎沒有人能說清。
其二,飛利浦犯了用歐洲血統吃老本的錯誤。作為歷史悠久的歐洲品牌,飛利浦電視自身帶有歐洲傳統的文化底蘊,但這或許也是其在中國市場范下的一個錯誤。不能把歐洲血統當成老本,更不能想當然的認為中國消費者一定會接受歐洲血統。
進入中國飛利浦沒有把握消費需求。缺乏專業的市場營銷和推廣能力,飛利浦電視在一次次的發力中,也在一步步的“拋棄”消費者,
比如,飛利浦電視在中國重點發力OLED顯示技術,卻未能扭轉市場頹勢。
并不是飛利浦技術不好,而是消費者對其品牌認知、購買意愿以及品牌提及率在降低,這才是最可怕的。
(圖片來源:蘇寧易購)
本文原創于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