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任正非反對報復蘋果?
這幾天關于美國打壓華為的事件可以說是整個科技圈的熱點事件,從系統到芯片的全面封殺徹底把華為逼到了墻角,5月26日晚間消息,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在華為總部接受央視《面對面》的獨家專訪,在專訪中,任正非表示,勝利一定是屬于華為的,因為我們完全靠自己,不靠美國。
當然了,華為之所以這么有底氣,更多的是因為其在科技領域的投入,之前,歐盟委員會在官網上給出了《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名單。在該名單中,中國有438家公司上榜(躋身百強榜有11家),其中,華為以113億歐元的研發投入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
根據榜單上資料顯示,工業研發投資排名最高的是韓國的三星電子。三星在2018年共計投入134億歐元的經費數額用于研發投入。排名第二的則是字母表公司,共計投入了133億歐元用于技術研發。第三名為福斯汽車,總共投資131億歐元。而微軟則是領先華為一名,排名第四的科技研發投入大品牌。微軟在2018年共計投入122億歐元,而華為則投資113億歐元。而第六名與第七名也是兩個電子生產大廠——英特爾與蘋果。
不過,既然談到蘋果,在此次的華為時間中,有很多用戶也在提倡像美國打壓華為一樣去抵制蘋果,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如果真的我們這么做,我想是完全完全可以的,據各方面報告顯示,2018年,iPhone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近30%,這似乎與國產品牌的崛起有關,華為的長焦、小米的高性價比、OPPO的拍照技術,不斷以其自身特點奪得國內消費者的喜愛。而蘋果,雖然有iOS系統表現出色,但近幾年的發布會,似乎每一個創新都不再那么創新。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失利,可以說與國產手機這幾年的強勢發展是離不開的,不過,在談到抵制蘋果這個問題上,任正非卻是極力反對。
5月27日,任正非在彭博社播出的專訪中稱蘋果是自己的老師,如果報復蘋果,自己第一個反對。任正非還稱,蘋果是世界領先的公司,如果沒有蘋果就沒有移動互聯網。
因為,在iPhone到來以前,開發是碎片化的,開發者需要為不同OS開發不同的應用,并且因為安裝和體驗應用都不夠方便,所以開發者的ROI很低。生態就像雞和蛋,沒有開發者生產精品應用,用戶也不怎么愛用應用,由此電話、短信、彩鈴成為了巨大的產業。
而蘋果觸屏功能的實現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的上網和使用應用的意愿。尤其是郵件、Safari瀏覽器和Google地圖的應用,讓喬布斯徹底掀開了移動互聯網的面紗。
雖然說iPhone第一代沒有3G模塊,但它很快推出了打中運營商七寸的iPhone3G。運營商一直需要一個推3G的理由,而iPhone3G實打實地幫助運營商大幅提升了數據流量的銷售額,這個標桿效應非常明顯,導致運營商都非常喜歡推iPhone。而在國外,運營商是手機銷售的關鍵。
喬布斯天然能引領科技時尚,再加上運營商這個關鍵渠道,iPhone+3G一時間飛速發展,震動了整個手機通訊行業。也正是因為蘋果對手機產業的創新玩法,智能手機才開始了全新的用戶體驗新時代。
而任正非之所以反對報復蘋果,其實正是基于整個智能手機產業的考量,雖然說目前的國產手機已經很強大,但依然沒有形成對蘋果的完全壓制,即使是真到了那一步,如果在中國市場完全抵制蘋果,將來對中國的科技進步也是不利的。
從目前的物聯網發展態勢來看,雖然正在脫離以手機為入口的智能生態圈,但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物,即使是有,但也不可能脫離以智能產品為底層的生態場景,而蘋果IOS系統產業的發展可以說一直與安卓就有著不同,如果摒棄了IOS,對于中國智能產業發展來說是一次缺失,因為中國企業不止服務于中國還要服務于世界,而蘋果也是不只服務于中國,所以如果報復蘋果,其實是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也是不利的,尤其是華為作為當下科技產業的佼佼者,不僅需要中國,更需要世界的舞臺。
所以,從任正非的回答來看,其格局之大令很多人感到佩服,也難怪華為能成為中國企業的科技擔當,這不僅需要強硬的科技實力,更需要放眼世界的全局觀念。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