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重任的“紅米Note 7 Pro”
上周小米在印度正式發布了紅米Note 7的另一個版本新機——紅米Note 7 Pro。同時,這款手機不久后也將在國內發布。
相比第一代產品來說紅米Note 7 Pro有不少升級的地方。三星的4800萬像素鏡頭被索尼4800萬像素+IMX586傳感器所取代,處理器也由驍龍660更換為驍龍675。另外,紅米Note 7 Pro配備4/6GB內存+64/128GB存儲組合,這樣的組合解決了重度手機用戶對于大內存、大存儲組合的依賴。
這些紅米Note 7 Pro較上一代產品的升級與盧偉冰在微博發起的“你最希望Redmi Note7 Pro在哪方面做升級?”的互動投票結果相契合,也就是說,紅米Redmi在不斷的聽取消費群體的意見和建議而一路摸索。這樣的摸索或許會伴隨后續多款紅米新機的打磨。
紅米從小米分拆獨立之后發布了首款啟用新logo的Redmi Note 7。這款智能手機在雷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熱血豪情中激發了業界及消費市場的密切關注,而紅米Note7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出貨量突破100萬臺即是這種密切關注的直觀結果。
月出貨量破百萬臺對于分拆獨立的紅米Redmi而言算得上是首戰告捷了。不過Redmi能首戰告捷不完全來自于雷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滿腔熱血。智能手機產業數10年的時間飛速迭代發展,廠商們經歷了換機節奏瓶頸突破、技術瓶頸突破、存量市場爭奪幾個發展階段后正在迎接品牌高度集中、寡頭競爭時代的到來。往后發展之路必將更加艱辛、同行競爭也必然更加激烈。
因此,僅僅憑借雷軍的一腔熱血,Redmi Note 7是做不到首戰告捷的。
Redmi Note 7之所以引發消費市場“追捧”,極致性價比是其關鍵所在。
Redmi Note 7用料很足,“滿血版”驍龍660 AIE 八核處理器、 4800萬超清雙攝、4000mAh(typ)大電池……配合上999元起的售價,重新詮釋了“極致性價比”這個詞。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回應紅米Note 7線下門店無貨——“利潤太薄,有的還賠錢,只能優先供貨電商”也能表明紅米這次完全豁出去了——將“極致性價比”進行到底。可以不掙錢,,是在市場份額上一定要站住腳跟。
實際上Redmi Note 7的這種打法對紅米品牌本身甚至于對小米而言是一種無形的消耗。
紅米Redmi Note 7確實將“極致性價比”詮釋的淋漓精致,但“利潤太薄,有的還賠錢”的現狀不過是一筆賠本賺吆喝的生意。即便小米一再強調將深度布局AIoT,但小米手機跌出行業前五的現狀之下,要憑AIoT翻身可謂時間緊任務重,硬件這一塊兒怎么可以有“利潤太薄,有的還賠錢”的空洞需要填補?
因此,紅米Redmi Note 7之后就需要幾款產品來過渡,以肩負起正常盈利、有序發展的擔子。在保證后續產品能獲得消費市場良好反應的預期前提下,紅米終究要回歸盈利——而不是“利潤太薄,有的還賠錢”的狀態。這個過渡的過程同樣也是紅米Redmi 在“極致性價比”和保有薄利的對立面不斷試探的過程。紅米Note 7 Pro則是這個試探過程的開端。
文丨李民民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關注科技互聯網,有趣、有料;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