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被曝 85%點評造假 官方回應:與事實不符
非常在線2018年10月22日消息 日前,一篇名為《估值 175 億的旅游獨角獸,是一座僵尸和水軍構成的鬼城?》在網上瘋傳,劍指在線旅游網站馬蜂窩85%的點評數據造假。一時間,涉事主角“馬蜂窩”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圖片來源于網絡
馬蜂窩旅游網是由前新浪員工陳罡和前搜狐員工呂剛于2006年創辦,起初只是純粹的游記(旅行路書、攻略、經歷)分享平臺。從2010年正式開始公司化運營。今年2月,“螞蜂窩旅行網”正式更名為“馬蜂窩旅游網”,并啟動新一輪品牌換新。
馬蜂窩1800萬條點評被指造假
據乎睿數據團隊提供信息顯示,“馬蜂窩”全站2100萬條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是通過機器人從點評、攜程等競爭對手那里抄襲過來的。
其在馬蜂窩上發現了 7454 個抄襲賬號,平均每個賬號從攜程、藝龍、美團、Agoda、Yelp 上抄襲搬運了數千條點評,合計抄襲 572 萬條餐飲點評,1221 萬條酒店點評,占到馬蜂窩官網聲稱總點評數的 85%。
此外,按照文章的說法,從事點評搬運工工作的是一群每天朝九晚五吃喝玩樂,在午晚飯以及周末干正事的人,他們是一群能夠同時在地球不同地方同時出現,并且反復切換性取向的人。
爆料人稱,發現造假純屬偶然,“本想訓練模型,沒想到把他們掀了個底朝天”。
值得注意的是,馬蜂窩聯合創始人、COO 呂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態,在從內容切入交易的過程中,馬蜂窩的最大優勢在于之前幾年在社區的運營上積累了大量數據。此次數據造假無疑是直戳馬蜂窩的核心競爭力。對于數據造假指控,馬蜂窩怎么解釋?
官方回應:指控與事實不符
馬蜂窩官方回應稱:自媒體文章所屬的馬蜂窩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數據都嚴重不符。自媒體將馬蜂窩用戶內容生產的活躍周期,與餐飲等本地生活服務類APP相對比,并解讀為馬蜂窩員工有組織地抄襲,存在明顯的誤導傾向。
馬蜂窩官方表示,一直以來,馬蜂窩嚴厲打擊游記和問答中違規廣告的行為,平均每周處理26000條違規廣告信息,查封15000個違規帳號。自媒體將不法商家的違規行為歸結為馬蜂窩,與事實嚴重不符。對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涉事帳號點評被清空 真相未果
據搜狐科技聯系發布文章的公眾號“小聲比比”作者梓泉稱:早上8點40分,他發現馬蜂窩在自己的搜索欄里把文章中提及的賬號全部屏蔽了。
除此之外,馬蜂窩還對他進行了投訴,“半夜1點多,馬蜂窩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對我連續進行了2次投訴,說我侵犯他們的商譽,毀謗之類。”
事實上,一窮二白的新項目想要營造虛假盛況利用“爬蟲”或“水軍”的例子并不少見。其實在電商平臺就有商家利用“刷單”來營造虛假業績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諸如此類的灰色產業鏈明令禁止,但實際上卻難以真正杜絕。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是此次曝出馬蜂窩85%點評造假,這個數據對于做內容起家,UGC(用戶創造內容)、旅游大數據、自由行交易平臺是其三大核心競爭力,社交基因是其區別于其他在線旅游網站的本質特征的馬蜂窩而言,無疑是致命性的打擊。
面對乎睿數據團隊的指控,馬蜂窩以“與事實嚴重不符”的說法回擊,如此來看,究竟是馬蜂窩數據造假還是乎睿數據團隊指控失實?目前都尚難定論,但涉事帳號被全部屏蔽一事又有涉事方刪除證據之嫌。
馬蜂窩自試水商業化項目以來備受資本青睞。 如果“數據造假”指控坐實,會影響這只旅游獨角獸的估值,就連其賴以生存的用戶制造內容的根基也將連根拔起需要重新評估了。目前雙方各執一詞,真相未果,對于該事件發展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
附:馬蜂窩融資情況
2011年10月:獲得資本500萬美元A輪融資和200萬美元無息貸款;
2013年04月:獲得啟明創投領投的15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5年02月:獲得高瓴資本、Coatue、CoBuilder、啟明創投的C輪融資,累計融資逾億美金。
2017年11月:獲得1.33億美元D輪融資,由由鷗翎投資(Ocean Link)、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淡馬錫(Temasek)、元鈦長青基金、厚樸基金共同投資,參與前幾輪投資的今日資本、啟明資本、高瓴資本繼續跟投。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