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專利授權量排名:華為、OPPO成功有理,家電廠商要努力
[ 釘科技述評 ] 國家知識產權局10日向向社會集中發布了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的相關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75.1萬件;發明專利授權21.7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17.1萬件。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共計147.5萬件。
就此來看,注重創新,尊重知識產權的風氣愈發濃厚。
另據了解,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10位的國內(不含港澳臺)企業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1775件)、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69件)、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1520件)、國家電網公司(1242件)、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1028件)、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04件)、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787件)、聯想(北京)有限公司(697件)、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664件)、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557件)。
作為一家連續5年研發費從數值上用高于凈利潤的企業,華為的第1幾無懸念,歐珀移動則算得上是個小驚喜,排名第3,而近期風波不斷的中興,保持了此前的技術形象,排名第5。
比較有趣的是,雖然智能手機行業整體處于下行期,但在前10名排位中也是占比最大的,當然,創新應該也是為了突破行業瓶頸。從華為和OPPO在專利授權方面的表現來看,其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確實是有道理的,特別是OPPO,正在逐步淡化此前的“營銷”標簽。至于中興,在上半年的風波中顯得頗為頑強,下半年的表現或許值得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家電廠商和互聯網廠商在其中僅共占兩席,分別是格力電器和騰訊科技。
互聯網企業的表現并不奇怪,畢竟,此前該類企業通常以模式創新為主,但家電企業整體就顯得頗為尷尬了。特別是近期董明珠在提及自主芯片時談到的“每年進口芯片的費用在40至50億元”,這還只是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的一個側面,還要注意到格力電器是唯一排名前10的家電企業。
家電企業是一方面是“中國制造2025”目標實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也依舊面臨著頗激烈的競爭,在勞動力等成本方面,未必比得上某些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向代表著研發、設計等高附加值勞動的微笑曲線嘴角的進發是必然的。家電企業,真的需要努力了。
(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