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浴火重生再出發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8-06-14 07:57人閱讀
北京時間6月1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與中興達成的和解協議的細節。解禁的前提,是中興通訊繳納14億美元罰款。其代價相當慘重。12日晚,中興發布公告稱,自13日起股票在內地和香港恢復交易。這可以視作中興即將全面恢復運營的重大信號。
中興與美國商務部達成的和解協議,具體內容不必贅述,坦白說,這是條件極其苛刻的協議。就連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自己都承認,這是該部有史以來罰款規模最大、處罰最嚴厲的出口管制案。中興頂著巨大壓力,在和解協議上簽字,應該說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擔當。
活下去,是第一要務
莎士比亞說過,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美國政府這次做出的嚴厲處罰,讓中興面臨一道極其艱難的選擇題。很明顯,7年禁令將直接導致中興的毀滅;和解,卻要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中興是全球第四大、國內第二大通信設備廠商,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擁有13%的占有率,在國內超過30%的市場占有率,但美國一天不解禁,中興就一天無法擺脫休克狀態。
改變一切能夠改變的,接受一切不能改變的。一切以員工利益、股東利益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為準。對于美國政府的嚴苛條件,中興固然可以拒絕,這樣的結果當然就是滅亡。但是對于有8萬員工、30多萬股東、涉及產業鏈上下游數百萬人的生計、整個產業鏈產值達幾千億元的企業而言,這個“死”字讓中興說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中興真的不能意氣用事,只能“打落門牙和血吞”地活下去。要生存,眼下就只能委曲求全,忍辱負重,這是別無選擇的辦法。
對一家背負太多責任的大公司來說,生存是第一要務。以嚴苛條件換回企業的生存與后續發展,是中興不得不接受的條件。在美國禁令實施的50多天時間里,據分析中興的損失已經超過20億美元。能早一天復工,損失就會減少一些。
另一方面,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中興能夠恢復運營,就有機會東山再起,重新成為一家偉大的高科技企業。想想當年的越王勾踐,受盡吳王的羞辱而臥薪嘗膽,最終“三千鐵甲可吞吳”;成大事者,不在乎一時一地的得失。只要贏得一線生機,中興就有可能滿血復活,在全球化道路上砥礪前行,成長為世界領先的偉大公司。
真誠道歉,深刻反思
與美國商務部簽署和解協議之后,中興在6月8日發布的內部信中表示,此次拒絕令的激活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中興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董事會和管理層向全體員工、客戶、股東、合作伙伴真誠道歉。
公開信說,該事件的發生,從目前內外部調查的結論來看,直接原因是少數幾名干部和員工的工作過失所引發,但中興全體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其實質反映了公司在合規文化和管理上存在問題。中興將強化合規文化,進一步加強內控建設,完善公司合規體系,始終把合規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基石。
在拒絕令解除后,中興將快速恢復正常經營,繼續強化研發,持續創新,爭取早日恢復元氣,發揮在推動全球和中國信息通信產業發展上的重要作用。
復盤、反思、問責,中興表現出的誠懇態度是企業另一種意義上的成長。認識到錯誤并且愿意為這個錯誤切實地承擔責任,這需要勇于擔當的文化支撐。在今天的全球化道路上,中國高科技標桿企業更易受到美國政府的特別關注。中國企業犯錯的代價很大,再小的錯誤也不能成為逃避責任的理由。以中興來說,反思得越深刻越徹底,才越有可能在解禁之后獲得鳳凰涅般的浴火重生。
---------------------------------------------------------
免責聲明: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2.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