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為游戲正名 希望家長能與孩子制定契約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8-03-06 09:20人閱讀
不知從何時起,游戲成了家長們眼中的洪水猛獸,尤其是在去年《人民日報》發布批評言論之后,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部分網絡游戲差點成為輿論犧牲品。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由于大量未成年玩家負面新聞曝出,再加上人民日報的觀點,家長們迅速將矛頭對準“王者榮耀”,而游戲出品方騰訊則在重壓之下推出了“史上最嚴防沉迷系統”,對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和消費金額進行限制。
可惜的是,小學生的智慧總是比規則多,“史上最嚴防沉迷系統”最終也沒能攔住他們搶五殺的腳步。有網友甚至認為,騰訊只是迫于輿論壓力,才推出了防沉迷系統,這些措施在實際操作中幾乎起不到太大作用。
現在,騰訊方面再度回應了這一問題。在今天的媒體見面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不是所有的游戲都是惡魔,家長們也不應只看到游戲的負面影響。
之后馬化騰又對“王者榮耀”引發的防沉迷進行了進一步討論,促使目前的防沉迷系統作出更好的發展。
馬化騰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制定一個虛擬契約,比如孩子的學習、家務、戶外活動等日常任務可以直接和玩游戲時長掛鉤,如果孩子履約完成任務,就可以給予獎勵;如果沒有完成,則游戲平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阻止孩子玩游戲,甚至可以發現和防止孩子用“小號”玩游戲。這樣既能督促孩子學習,還培養了他們的契約精神。
在馬化騰看來,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現象應該引起重視,但一禁了之的辦法也不妥當,可以進一步發揮游戲的正向價值,而不是一味地妖魔化。
據悉,騰訊在近日公布了《榫卯》、《折扇》、《紙境奇緣》、《歐式幾何》等功能性游戲,涉及傳統文化、理工鍛煉、科學普及等領域,讓玩家在游戲中可以學到幾何、歷史等相關知識。但騰訊此舉,在很多人看來更像是為了維護口碑而作出的妥協。
整體來看,騰訊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通過“技術手段”為游戲正名并不容易,另外,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的騰訊,其相當大一部分收入與游戲密不可分,這也是人們質疑其防沉迷系統真實性的主因之一。新的一年,騰訊能否擺脫作秀帽子,讓人們看到游戲的正面性呢?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