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事件持續發酵,“現金貸”將迎最嚴監管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7-11-03 08:05人閱讀
非常在線2017年11月3日消息,隨著趣店上市事件的持續發酵并引發關注,這也推動了監管部門對現金貸公司采取進一步的監管舉措。目前,現金貸公司主要存在發放高利貸、非法吸儲、暴力催收等違法行為,部分公司還可能存在與金融機構的違法合作。據最新消息稱,中國監管機構擬考慮加強對現金貸公司的監管,將對存在違法行為的現金貸公司予以關閉和取締。受到此次消息的影響,趣店盤前大跌逾10%。
趣店的“前世今生”
趣店的前身為“趣分期”, 成立于2014年3月,前期主要是對大學生提供分期購物付款服務,短短幾個月,注冊會員便超百萬。隨著這種針對沒有風險預的學生的不道德消費輿論的壓力,校園貸被冠以“可惡”、“不道德”等,也迎來一片謾罵。
隨著“臭名昭著”的校園貸市場的行不通,趣分期不得不謀求轉型,于2015年又針對白領市場推出了“來分期”,由于種種原因,兩個月草草收場了。半年后,在獲得新的融資后,趣分期又死灰復燃,定位于“針對非信用人群提供小額現金貸服務”。
2016年09月,趣店集團旗下產品全面接入螞蟻金服旗下獨立的第三方征信機構芝麻信用。自從抱上螞蟻金服這只粗壯的大腿,趣分期便發生了大逆襲,贏利額迅速增長。但隨著趣分期惡性增長,其背后的“校園貸”業務也仍在發展作用。2017年6月20日,趣店陷阱網絡騙局。6月26日,支付寶內第三方軟件“趣店”實施詐騙案件高發的預警。9月19日,中國互聯網金融企業趣店向美國SEC遞交了IPO上市申請招股書。趣店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QD”,擬最高募資7.5億美元。
2017年10月18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至此使得趣店在行業內一時風光無限。
從風光上市到輿論谷底
趣店集團自10月18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開盤價高達34.35美元,較24美元的發行價上漲43%,一度引發市場的關注,但隨后出現的一系列質疑使得趣店股價經歷大跌,甚至破發。上市僅僅7天后,其股價便下跌7.24%,市值也隨之蒸發了6.78億美元。
在美上市后的趣店市場表現很驚人,但隨著一篇名為《揭開趣店上市的面具:一場出賣靈魂的收割游戲》的文章刊出,引發了社會各界對趣店商業模式和道德的爭論,趣店也因此深陷輿論漩渦,為了平息非議和質疑,趣店于10月22日聲明稱將會對造謠者啟動法律手段。
10月22日,趣店CEO羅敏關于暴力催款、風險控制和高利貸的質疑回應,稱“過期不還錢一律不催,就當福利送了”徹底將趣店推上了輿論的風口。關于催收問題,羅敏回應道:“沒有。凡是過期不還的,我們這里就是壞賬,我們的壞賬,一律不會催促他們來還錢。電話都不會給他們打。你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就這樣。”
在面對質疑時,羅敏的回應并不嚴謹,甚至存在謊言,非但沒有平息輿論,反而加重了輿論對去電商業模式的質疑,使得趣店深陷輿論的旋渦。
輿論在持續發酵,矛頭直指趣店,由此將趣店事件延伸到了整個“現金貸” 行業之中。羅敏也一度拒絕采訪,稱在靜默期將不再發聲。質疑隨之而來,趣店股價也暴跌不休。
輿論風口,現金貸將迎最嚴監管
由于趣店在美國上市以來,極富爭議的的商業模式,引來了各界人士的一致熱議,矛頭也直指正在迅速圈地的“現金貸”,紛紛要求政府加強監管。各大官方媒體也紛紛發文聲討趣店:
10月23日,證券時報頭版發聲:《現金貸身上也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文章中稱:“一些“現金貸”已經異化成了高利貸,個別平臺甚至把“現金貸”這種高利貸說得如此理直氣壯、清新脫俗。”“對此,監管必須露出“牙齒”,不能讓披著“普惠金融”面具的異化“現金貸”繼續野蠻生長,與此同時,還應出臺借貸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強化管理。”
10月27日,中證報:《銀行“潛行”現金貸》。文章稱:銀行低調開展現金貸,監管加強勢在必行。
10月28日,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在“2017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表示,為防范化解相關風險,央行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目前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專項整治工作將以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完善法律法規框架,創新監管方法,貫徹落實好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的基本要求。
據10月2日晚間消息稱,中國監管機構擬考慮加強對現金貸公司的監管,有望對存在違法行為的現金貸公司予以關閉和取締。隨著“趣店事件”的持續發酵,對于“現金貸”的監管政策有望將于近期頒布。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現金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