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AI 新力量Rokid:用人工智能讓生活更美好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6-12-28 06:11人閱讀
去年開始,人工智能這股新浪潮開始席卷全球,讓美國的科技巨頭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大眾印象中里“無原創”的中國不僅沒有與美國拉開太大距離,反而走在了日本、印度等國家的前面,硅谷出身的李開復甚至認為,人工智能的崛起或許將出現在中國。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和科研機構開始將AI產品化,這個領域已經涌現了不少新星。
以最近剛剛獲得 CES 獎的 Rokid 為例,作為國內的一個人工智能團隊,他們已經從“小團隊”成長為一家遍布中美兩地,擁有三個研發中心的中國 AI 主力軍。 Rokid 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科技讓生活更美 Rokid獲CES雙獎的奧秘
被稱為全球科技圈年度風向標的 CES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 即將于下月在美國開幕,各大科技品牌早已摩拳擦掌,準備亮相最新的AI產品與技術。在CES官方提前公布的獲獎名單中, Rokid新產品月石獲評家用音視頻類創新產品以及科技改變生活兩項大獎,這也是繼上一款產品若琪在CES 2016獲獎后,Rokid連續兩年獲得CES評委肯定。
從功能上來看,Rokid兩款產品表面上都是以音樂播放和語音互動為主的人工智能硬件,能夠連續兩年獲得家庭音頻/視頻類創新大獎的原因,源于Rokid 所提供的廣泛的應用場景,除了可以播放音樂以及信息查詢這些基礎功能外,還可以用它控制家庭的智能家居設備以及提供一系列的智能化生活服務。
“若琪,把臥室燈打開,打開客廳的空氣凈化器,過10分鐘提醒我吃藥。”你完全可以把若琪作為家庭里的控制中樞,自然語音的交互釋放你的雙手,高度整合的第三方服務全方位覆蓋了娛樂生活及效率工作。
當然,除了個人服務,它還能夠擔任孩子們的老師,Rokid 還可以為小朋友唱兒歌,講故事,讀英文。“從用戶追蹤得來的反饋,我們的若琪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它和孩子們的互動時間能夠保證單次1個小時以上。”Misa 表示。
隨著人機接觸的時間增長,Rokid的學習功能還能讓它逐漸記住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愛好,在之后的使用中,Rokid會針對性地向用戶推送更感興趣的內容以及更精準的個性化服務。遇上不會的問題,它會主動記下用戶糾正后的答案,真正實現可以體驗到的人工智能。
不難發現,Rokid所做的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功能性硬件,而是希望能夠提供物聯網時代改變人們生活的智能解決方案。既然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 AI設備和服務將是未來科技生活的重心,為什么 AI 還是無法普及?
其中最大的屏障在于用戶心中的 AI 過于美好。
降低用戶的不實期望 嚴肅對待 AI 課題
人工智能風潮愈演愈烈,風口之下的真實現狀又是怎樣的呢?長期以來的科幻電視電影對AI做了太多遠超真實的描繪,但只有真正做人工智能的人才知道現階段的AI到底是什么,能實現什么。
而目前國內的人工智能公司,大部分聚焦在企業應用領域,如語音互動、語音機器人等等基于企業運作、流程優化層面的技術,但真正愿意去做用戶消費端硬件產品的少之又少,消費者對人工智能的認知仍然停留在無法落地的期望中。因此,以場景化應用降低用戶不切實際的期望,把大家拉回一個嚴肅的對AI的態度,接受現在科學技術所能達到的人工智能而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
Misa認為,技術是AI創業公司的立足之本,也是決定中國AI行業能否真正崛起的要素。因此他一直強調Rokid是一家嚴肅的AI公司,堅持在麥克風技術、識音技術、語音、語義的識別等核心技術上進行自主研發,并在一些關鍵領域實現了領先國內外的技術優勢。
如在喚醒技術上,Rokid率先應用雙音節喚醒機制,將業內常見的三音節“Hi,若琪”改為“若琪”兩個音節,簡化產品喚醒體驗,并更加符合生活使用習慣。
在識別技術上,Rokid的聲紋識別和方向識別都能達到業界領先水準,不僅能夠知道喚醒它的人是誰,還能在嘈雜環境下準確分辨出聲音來源,而且識別距離最遠可達10米。
而針對目前IOT設備品牌眾多,接口不一的情況,Rokid可以用一套API接口直接打通,實現從Lifesmart到Broadlink再到Philips,以及更多智能家居品牌的跨廠商兼容。
此外,Rokid在云語言、云處理等等技術能力上也都保持了自主研發的優勢。因此,Misa對產品充滿自信,他認為Rokid產品是當前的AI技術與產品實用性結合度最高的人工智能硬件之一,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說,是不遜色于谷歌Home和亞馬遜Echo的。
正是嚴謹專業地扎根技術研發,讓Rokid兩款產品備受好評,公司也從“咖啡廳創業團隊”迅速成長為一個橫跨中美兩國,遍布三地的追求用戶體驗的人工智能研發中心。Misa說:“人工智能是最尖端、前沿的技術,是非常需要用嚴肅的態度去深耕的一塊領域,與其跟隨市場泡沫,Rokid更希望被媒體注意時是一個成熟的機器人產品。”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