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讓網約車打回原形,傳統出租車得以喘息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6-11-01 08:20人閱讀
非常在線2016年11月1日消息,今天網約車終于正式合法化,司機的收入再也不會被人稱之為灰色收入,用戶的安全也能夠得到極大的保障,然而對于平臺方來說仿若步入了寒冬,對于車輛以及司機的管制比想象中的更加惡劣。
本地戶籍以及本地牌照將大部分網約車阻擋在門外,就拿上海來說,在已激活的41萬余名司機中,只有不到一萬名有本地戶口,其他地區也是大同小異。
除此之外,車輛資質也成為熱議的焦點,私家車專為網約車需要滿足一下基本條件:7座及一下乘用車;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車輛衛星定位裝置、應急報警裝置;車輛技術性能符合運營安全相關標準要求。同時,網約車行駛里程達到60萬千米時強制報廢;行駛里程未達到60萬千米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
如此苛刻的網約車限制對于神州、易到以及滴滴而言猶如晴天霹靂,三者跑馬圈地多年,在用戶和司機的身上每年砸的錢不下10億美金,如今政府的一句話就要了半條命,司機數量最起碼砍掉七成以上,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沒想到為他人做嫁衣。
其實今天正式出臺的《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就如同為網約車車主們套了一層枷鎖,在各種嚴格的市場環境當中提供優質的服務。對于網約車的限制無疑為傳統出租車留了一絲喘息的機會,更加重要的是兩者之間的形成了明顯的界限,傳統出租車面向的是普通消費者,而網約車則面向的是追求極致服務的乘客。
政府的此次網約車政策出臺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大勢所趨,權衡利弊之下首選考慮的是消費者的出行安全以及用戶體驗,因此對于網約車的嚴加管控是必經之事,其次傳統出租車背后的利益關系也是錯綜復雜,想要一股腦的清理掉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對于網約車的合理限制無論對于傳統出租車還是對于用戶都是利好局面。
既然有受益方,那么就有就有損失方,神州、易到以及滴滴三大中國網約出行平臺在政府的干預下不得不屈服,以更好的服務來應對接下來的挑戰,或許在他們三者看來,合法化才是競爭的剛剛開始。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
標簽:
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