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何時休?順豐現“內鬼”出賣用戶!
來源: 編輯:vbeiyou 時間:2016-08-30 08:28人閱讀
非常在線8月30日消息 ? 信息化時代是信息產生價值的時代,我們在進入信息化時代的同時,也激發了網絡經濟的活力,互聯網成為潛力無窮的信息索取和信息交換中心,然而在還沒有完全步入信息化時代的時期,一些“妖風”卻氣焰囂張,個人信息如同裸奔, “黑色產業鏈”的爪牙入侵無辜的消費者……
僅僅十天不到的功夫,就已經傳出多起大學生電信詐騙的案件,學費被洗劫一空,甚至徐玉玉等人為此喪命,有人說是心里承受能力太差,豈不知對當事人來說那是開啟未來的希望,近日,一低保家庭又遭電信詐騙,近3萬的學費和修房錢被騙走。電信詐騙已經猖獗的而不可一世了嗎?
電信詐騙是低成本、易操作、不見面的犯罪手段,據統計全國從業人數多大160萬,可想而知每天有多少人和騙子擦身而過,但電信詐騙還不是網絡黑色產業鏈的全部,我國每年的網絡黑灰色規模達到一億人民幣左右,電信詐騙也需要有效的配合,這可能就挖出了一些不道德的職業人。
順豐這兩日正好趕上了這樣一個信息泄露的恐慌期,“泄密門”事件被消費者圍觀,據了解,順豐的一名“內鬼”宋仁宇受到了法律制裁,自2015年8月開始,其獲取了同事所擁有的公司操作平臺賬號與密碼,同時又將個人所擁有的登錄公司虛擬網絡的權限以及相關賬號密碼提供給信息販子,收取了3.8萬元費用。
宋仁宇的行為究竟造成多少個人信息泄露目前還不明確。但是信息的售賣似乎已經從不見光的地下交易轉戰明處,帶有客戶個人信息的快遞面單居然在網絡上已經明目張膽地在出售,價格在幾毛錢到幾塊錢不等。
總之現在像是處于一個滑稽的兩難境地,一邊叫囂著實名認證,說是為了安全,一邊卻在暗箱操作,售賣信息,如果網絡漏洞不能解決,如果從業人員的素質沒有辦法保證,這場實名認證和信息安全之爭就沒有休止。

分享到:
本站所有文章、數據、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郵箱:business@qudong.com